操作壓強 | 其他 | 類型 | 其他 |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生物產業 |
儀器是根據實驗室蒸餾處理標準操作規程,集恒溫加熱、蒸餾終點自動控制、防干燒、冷卻水循環、壓縮機制冷輔助降溫系統于一體的新型蒸餾處理裝置。
![]() |
參考價 | 面議 |
更新時間:2021-07-08 16:21:36瀏覽次數:1051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食品智能蒸餾系統產品概述:
儀器是根據實驗室蒸餾處理標準操作規程,集恒溫加熱、蒸餾終點自動控制、防干燒、冷卻水循環、壓縮機制冷輔助降溫系統于一體的新型蒸餾處理裝置。
①七寸彩色液晶觸摸屏,良好的人機界面設計,操作簡潔方便;
②六位加熱單元,加熱單位單控;
③遠紅外陶瓷加熱器,環保節能無明火,功率可自行設定;
④設有氮氣接口和氮氣減壓計與單路的氮氣流量控制;
⑤具有程序自動控制功能,可自由設定功率大小;
⑥自動檢測蒸餾終點,可自動停止加熱并設有聲光報警功能,蒸餾誤差小;
⑦餾出液到達終點,需先將接收管放入接液槽,點擊界面上的“鎖定閥復位”,釋放多余的餾出液,操作更方便;
⑧內置冷卻水自動降溫及循環回流裝置,節約水資源;
⑨壓縮機制冷輔助降溫系統,冷卻效果更佳;
⑩加熱單元防干燒功能,當其中一個加熱單元出現干燒,聲光報警功能開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儀器更安全;
?兩種操作模式,可根據不同樣品選擇,操作更靈活。
技術要求:
1.1 智能一體化蒸餾儀應包括以下單元:加熱控制單元、內置冷卻水自循環單元、蒸餾終點智能控制單元、防倒吸保護單元、蒸汽冷凝單元。
1.2 加熱控制單元:
1.2.1 加熱裝置應采用適合圓底燒瓶的碗式形狀的遠紅外陶瓷器皿,熱輻射效率高、功耗小,單孔加熱功率≤400W;
1.2.2 加熱區域須設有保溫隔熱設計,防止熱量散失,樣品受熱均勻穩定;
1.2.3 加熱系統應設計有微沸和全沸控制模式,根據不同的樣品沸點自動控制加熱速率,確保蒸餾實驗穩定、樣品爆沸現象可控。
1.3 內置冷卻水自循環單元:
1.3.1 主機冷卻系統應有內置壓縮機制冷和風冷雙重降溫模式組成,且為一體化設計,不需要外接自來水或外置冷卻水機。兩種降溫模式能自動切換無需手工;
1.3.2 壓縮機的輸入功率應≤800W,制冷功率≥2000W。
1.4 氮氣流量控制單元(可選項):
1.4.1 主機應設有可單孔調節氮氣流速的轉子流量計,流速控制范圍:60-600ml/min。
1.5 蒸餾終點智能控制單元:
1.5.1 蒸餾終點控制單元應采用稱重傳感器控制技術,可單獨設定每孔餾出液體積或重量,實現智能化蒸餾作業,量程范圍應在1-500ml間;
1.5.2 蒸餾接收區域應不受接收瓶形狀限制,餾出液接收托盤應方便更換;
1.5.3 蒸餾結束后應能給出明確信號表示蒸餾結束,比如聲光報警提示等。
1.6 防倒吸保護單元:
1.6.1 為保證餾出液成果不損失,蒸餾結束后系統應能自動鎖定餾出液出口,防止餾出液倒吸回燒瓶造成實驗失敗。
2.系統配置:
主機一臺、內置壓縮機制冷系統一套、內置餾出液自鎖裝置六套、冷凝管固定支架一副、500ml雙口玻璃燒瓶置放架一副、球形冷凝管6只、500ml雙口玻璃燒瓶6只、250ml玻璃容量瓶6只及附屬配件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