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RK65高合金耐腐蝕雙相不銹鋼板 性能 成份
904L不銹鋼是經典硫酸用鋼〔6〕。類似的合金法國有UranusB6(即UB6),瑞典有2RK65,德國有Cronifer1925LC等〔7~8〕。904L不銹鋼可在溫度低于40℃的任何濃度的硫酸中使用,對于稀硫酸來說,濃度<20%H2SO4時可用于70℃,濃度<5%H2SO4時使用溫度可達100℃。在硫酸中應用的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尚有瑞典Sandvik公司開發研制的Sanicro28〔9~10〕,德國相似合金有Nicrofer3127LC等〔11〕。Sanicro28由等腐蝕曲線不難看到,20號合金在50℃以下的全濃度硫酸中都是耐蝕的(腐蝕速率<0 10mm/a)。超級奧氏體不銹鋼是具有高Cr、Mo、N含量且耐點腐蝕指數不小于40的奧氏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超級奧氏體不銹鋼具有優的耐均勻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性能,且因氮合金化使其兼具了較高的強度和塑韌性,被廣泛應用在城市垃圾處理與煙氣脫硫等廢氣處理領域、化學工業與制漿造紙等苛刻環境領域,以及油氣開采與海水淡化等資源開采領域。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發展以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為基礎,以工業技術的進步為動力,以優異的耐腐蝕性能為目標,歷經數十年的發展,以滿足適用于苛刻環境的要求。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工業化進程加快,超級奧氏體不銹鋼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使用環境越來越苛刻,因此研究其發展過程及技術進展對開發更高耐腐蝕性能的超級奧氏體不銹鋼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RK65鋼的主要成分:
鉻(Cr):24.0-26.0%
鎳(Ni):6.0-7.0%
鉬(Mo):3.0-4.0%
鈷(Co):1.5-2.5%
錳(Mn):≤1.0%
硅(Si):≤1.0%
磷(P):≤0.04%
硫(S):≤0.03%
2RK65鋼的物理性質:
密度:7.93 g/cm3
熔點:1,450-1,500 ℃
熱膨脹系數:14.2 µm/m-K
熱傳導率:14.4 W/m-K
2RK65鋼的機械性能:
屈服強度:≥620 MPa
抗拉強度:≥880 MPa
伸長率:≥12%
硬度:≤280 HB
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演變
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概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與超級鐵素體不銹鋼、超級雙相不銹鋼并行產生的,類似于為高鎳合金而使用的鎳基超合金概念。縱觀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發展史,可以認為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演變歷經了提高Mo含量、添加N元素及提高Mo與N含量三個階段。01提高Mo含量第一階段是在20世紀30年代,與硫酸相關的工業迅速發展,其對所使用不銹鋼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為解決不銹鋼在硫酸介質環境中出現的腐蝕問題,美國研發出20號合金(20Cr-30Ni-2.5Mo-3.5Cu),法國與瑞典分別研發出成分相似的合金(20Cr-25Ni-4.5Mo-1.5Cu),稱之為Uranus B6合金與2RK65。雖然20號合金是為了提高耐硫酸介質腐蝕而開發的,但在溶劑、、塑料、合成纖維、有機化學品、藥品與食品等行業的加工制造設備中應用也很廣泛。20世紀70年代后,Uranus B6與2RK65合金一般被稱為904L,904L在硫酸與磷酸環境下有著較為優良的抗均勻腐蝕能力,常被應用于石油化工、紙漿造紙、礦物冶煉以及食品工業等領域,并且在含氯化物高溫水介質中也可以替代以304和316不銹鋼制造的熱交換器。20號合金和904L的研發是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發展的主要基石。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不銹鋼使用的介質環境日漸復雜與苛刻,尤其是在含氯化物介質環境中,不銹鋼的耐腐蝕能力略有不足。添加Mo元素后,可通過提高腐蝕電位及鈍化膜的穩定性與致密性、促進再鈍化、降低點蝕形核和亞穩態點蝕坑的數量和尺寸等方式提高不銹鋼耐氯化物介質腐蝕。
在20世紀50年代,瑞典Avesta公司通過提高Mo含量研發出成分為16.5Cr-30Ni-6Mo的鋼種,其是254 SMO(S31254,20Cr-18Ni-6Mo-0.2N)的雛形。
在20世紀60年代,歐洲Ugine公司研制出抗海水腐蝕的NSCD合金,其Mo質量分數大于5%。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的研發就此邁進了一步。
。同年,美國Allegheny公司生產出AL-6X(20Cr-24Ni-6Mo),主要應用于海水冷卻電廠的薄型冷凝器管,但是由于其合金成分較高,導致厚尺寸鋼材在制作過程中不易快速冷卻,在高溫緩慢冷卻過程中易產生金屬間化合物(σ相、χ相以及Laves相等)。金屬間化合物富含Cr、Mo元素,致使Cr和Mo局部耗盡,不僅造成力學性能的降低還會導致耐蝕性能的下降,因此,商用AL-6X的厚度限制在2.5 mm以下。02添加N元素1976年Avesta公司申請了新的不銹鋼并引入254 SMO,是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發展第二階段的典型代表。其利用爐外精煉技術并采用氮合金化,控制鋼中N質量分數在0.2%左右、Mo質量分數在6%左右。隨后采用氮合金化研發了其他類似牌號,例如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Allegheny公司為解決海水腐蝕問題而在AL-6X的基礎上生產的AL-6XN(N08367,21Cr-24Ni-6Mo-0.2N)和AL-6XN Plus,80年代德國VDM公司在904L的基礎上提高Mo含量并加入0.2%N而研發的Cronifer 1925hMo(N08926,20Cr-25Ni-6Mo-0.2N)。AL-6XN與Cronifer 1925hMo成分范圍相似,與254 SMO相比多了7%的Ni,奧氏體相更穩定。254 SMO、AL-6XN與Cronifer 1925hMo是現階段較為成熟且易于加工制造的三種6Mo鋼,常用于海洋油氣平臺、海水淡化、海水熱交換器、冷凝管等海洋環境,煙氣脫硫、紙漿造紙工業、漂白裝置、核電廠、原油蒸餾等高濃度氯化物介質環境,以及化學藥品的反應容器及配管等環境中。除了上述三種大量工業應用的6Mo鋼之外,各國還相繼研發了性能優異的6Mo鋼,如1984年韓國申請了SR50A(S32050,23Cr-21Ni-6Mo-0.25N),相較于254 SMO、AL-6XN與Cronifer 1925hMo而言,S32050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