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比較樣塊常用的三種檢查方法
閱讀:6431 發布時間:2022-5-20
粗糙度比較樣塊的使用方法,是以樣塊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儀為標準,憑觸覺(如指甲),視覺(可借助于放大鏡,比較顯微鏡)等與待檢查的工件表面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工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儀公稱值是否合乎要求。具體方法如下。
1、觸覺法,用手指或指甲撫摸被檢表面和粗糙度儀比較樣塊的工作面,憑手的感覺進行比較,來判斷被檢表面相當于哪塊樣塊粗糙度值。如果手感被檢表面和樣塊工作面的粗糙程度一樣,則說明兩表面的粗糙度數值相同,取樣塊的粗糙度數值作為被檢表面的粗糙度數值。
2、視覺法,將被檢表面與樣塊工作面靠近在一起,用眼睛反復觀察,比較兩表面的加工痕跡,反光的強弱和色彩,憑經驗來判斷被檢表面的粗糙度相當于樣塊粗糙度值。必要時可借助于放大鏡或低倍率的顯微鏡觀察比較。由光源射出的光經聚光鏡、狹縫、物鏡1后,以45°的傾斜角將狹縫投影到被測表面,形成被測表面的截面輪廓圖形,然后通過物鏡2將此圖形放大后投射到分劃板上。利用測微目鏡和讀數鼓輪,先讀出h值,計算后得到H值。應用此法的表面粗糙度測量工具稱為光切顯微鏡。
3、聽覺法,利用鐵釘,劃針等在被檢表面上的樣塊工和面上輕輕地劃過,憑兩表面發出的音響大小來判斷兩表面粗糙度儀的差異,若響聲*一樣,說明被檢表面與樣塊工作面粗糙度相同,注意:使用這種方法要避免將工件和樣塊劃傷。
粗糙度比較樣塊是一套具有平面或圓柱表面的金屬塊,表面經磨、車、鏜、銑、刨等切削加工,電鑄或其他鑄造工藝等加工而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有時可直接從工件中選出樣品經過測量并評定合格后作為樣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