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生物制藥行業的影響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大爆發至今態勢不斷迅速演變。從人類的生命健康到經濟,再到工作和生活方式,疫情已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值此關頭,生物制藥企業積極響應,迅速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療法及疫苗相關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活動。
在疫情從全球范圍內對生物制藥產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激活”后,生物制藥行業未來會否出現新的發展態勢?
在這個全球企業參與的賽道中,我們邀請了兩位Sievers分析儀的全球生命科學產品應用專家,從以下幾個方面,共同探討了新冠疫情對生物制藥行業的影響。
制造能力/產能
監管環境
新藥研發計劃
供應鏈/冷鏈
人員配備與運營
財務考慮與增長預測
新冠疫情如何在以下方面影響生物制藥行業?
制造能力/產能:
生物制藥公司獲得研發專家來推進在開發項目。雖然這些公司也擁有內部制造專業知識,但通常無法達到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研發與生產組織)的規模。出于這個原因,大部分藥品制造都外包給了CDMO。疫情給生物制藥的生產能力帶來了壓力,迫使生物制藥公司依靠CDMO擴大疫苗生產。通過這種做法,達成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充分利用了制藥公司在疫苗開發方面的研發專業知識和CDMO在疫苗生產制造方面的專業知識。
在生物制藥的生產中也出現了區域依賴性。由于經濟原因,生物制藥公司和CDMO的生產基地通常都很有限。在疫情期間,制造業的地理隔離表現在供應鏈上。目前,生物制藥公司和CDMO正在考慮在當地建設更多的小型生產基地,而不是在全球范圍內建設幾個大型生產基地,以便更好地滿足和服務于人口需求。
駕馭監管環境:
政府很少直接向制藥公司尋求解決方案;但新冠肺炎疫情是發生這種情況的一個案例。隸屬于政府的監管機構催生了解決疫情的緊迫性,在其監管藥品審批的過程中也有同樣的緊迫感。因此,COVID-19疫苗的上市時間更快。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輝瑞Pfizer /BioNTech、Moderna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并不等同于FDA的最終批準,仍需要通過收集療效和安全性數據進行高級別審查。輝瑞Pfizer/BioNTech的疫苗獲得了FDA的正式批準,比標準的7-10年臨床試驗過程提前了數年。由于監管環境將所有資源和精力轉移到新冠肺炎治療上,因此可以快速獲得批準。未來,由于各種臨床前、一期、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中資源和精力的重新分配,新冠肺炎疫苗的監管批準流程是否會同樣快速值得懷疑。
新藥研發計劃:
藥物開發一直與漫長的上市時間有關。在確定目標疾病適應癥、開發有效針對這些適應癥的藥物以及在臨床試驗中評估該藥物之間,將藥物推向市場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多年來,將藥物推向市場的限制因素包括成本和安全性。
在開發新冠疫苗的過程中,藥物開發進度得到了加快,這不僅是因為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普通民眾參與臨床試驗的意愿,還因為制藥公司之間建立的聯盟提供了透明度。通常,制藥公司在開發治療相同疾病藥物時處于競爭關系。也許他們尋求不同的治療方式或不同的治療機制,但第一個進入市場的通常會贏得大部分*。在新冠疫苗開發過程中,情況有所不同;制藥公司公開分享彼此的數據,并合作加快成本高昂的開發工作和冗長的安全評估。公司之間的聯盟在保持安全的同時提高了效率,因此,未來可能會采用藥物開發項目的合作。
供應鏈/冷鏈的缺點/限制:
在整個新冠疫情期間,幾乎每個行業都受到了供應鏈限制。曲速行動(OWS,Operation Warp Speed)是政府發起的一項戰略,旨在確保每個愿意接收新冠疫苗的美國人都能接種。為了緩解生物制藥行業的供應鏈采購挑戰,OWS要求原材料供應商首先儲備和分配用于生產新冠疫苗的材料,然后再供應給其他用戶。雖然OWS幫助減輕了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風險,但生物制藥行業正在考慮如何逐漸實現供應鏈的失效保障,以在未來緩解這些問題。當前的補救措施包括維持更大的庫存,確定二級和三級供應商,以及在關鍵供應商附近建造工廠設施。
由于基礎設施、運輸、包裝、環境等諸多外部因素,冷鏈是一種難以控制的供應形式;但考慮到mRNA疫苗所需的極低儲存溫度,生物制藥行業不得不克服這些挑戰。采取合作的方式,供應商、分銷商和最終用戶實施了適當的運輸,監測不同運輸方式所經歷的外部天氣和內部溫度。此外,供應商和分銷商已努力通過建造或驗證溫度控制設施到位來確保疫苗站點配備必要的基礎設施。
人員配備與運營:
由于工廠和辦公室現場僅限于必要的員工進入,生物制藥公司不得不學會與居家辦公的同事進行有效溝通。這種工作模式產生了差異化的技能組合。居家辦公的人是支持者。支持者去推動戰略和行動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是實際進行操作的人員。操作人員進行需要戰術執行的必要工作。
除了已經出現的這些杰出的員工團隊,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優勢來推動有效的溝通,運營已經轉向以客戶為中心而非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與在開發項目不同,生物制藥行業能夠為了客戶,調整并專注于新冠疫苗,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員工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對工藝進行改造,以適應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為了避免未來出現這種障礙,生物制藥公司一直致力于制定方法和協議,使開發和生產設施能適應產品生產中的需求變化。清潔方法和驗證、多功能設備、自動化生產和人工智能是生物制藥行業為未來運營做準備的幾種方式。
財務考慮與增長預測:
雖然許多人可能認為新冠肺炎對制藥公司的增長率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復合年增長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s)與疫情爆發前幾年的增長率相似。這主要是由于生物制藥公司為了滿足對新冠肺炎疫苗的需求而犧牲了其他產品線的生產。雖然專業的新冠肺炎制藥競爭對手包括Moderna、輝瑞、BioNTech和強生,但仍有更多公司在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解決方案,最終將整個生物制藥行業的重點從在開發項目和商用藥品轉移到新冠肺炎上。
隨著在開發項目和商業藥品生產的恢復,以及維持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未來幾年的增長將難以預測。在疫情爆發期間,通常用于資助研發項目的撥款被用于資助生產/制造設備。這種對優化制造能力的投資,使生物制藥業為未來產品需求的增長和產品線的擴張做好了準備。
展望未來,生物制藥業將如何利用在疫情爆發期間學到的知識和經驗教訓,并利用這些信息來創建一個強健而靈活的行業,為未來的疫情做好準備?
Vap: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從新冠疫苗研發的角度對生物制藥業提出了挑戰,還從生產的角度也提出了挑戰。在維持現有醫藥產品生產線和引進新冠疫苗生產線之間,生物制藥業因生產工藝缺乏準備和備用設備而無法承受因新冠疫情導致的高吞吐量。需求增加,供應減少,基本勞動力面臨感染新冠的風險。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生物制藥業正更多地考慮實施自動化流程,以取代行業標準的人工實驗室操作。這些自動化流程可能包括生產用水的實時放行、在線清潔驗證、生產線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自動化最終將通過精簡和簡化流程,幫助生物制藥行業為應對未來的疫情做好準備。萬一自動化過程出現故障,維護實驗室設備和培訓將確保生產線的冗余度。通過減少對人工操作的依賴,生物制藥業正在朝著更強大、技術更先進的協議、流程和系統發展。
Skalski:展望未來,生物制藥公司應該利用新技術和自動化來創建穩健、可靠的應用,有助于將新產品更有效、安全地推向市場,并符合所有法規。我們現在知道疫苗可以以破紀錄的速度生產出來,因此部署自動化技術來支持生產工作將使產品更快地到達患者手中。
此外,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的挑戰,這是對藥企(特別是QC實驗室)的一個很好提醒,即需要擁有經過驗證的備用供應商來進行關鍵的放行測試,以便新藥/疫苗能及時放行。通過采用可減少人為錯誤并提高數據可靠性的自動化技術,培訓員工所花費的時間大大減少,并且公司可以更好地做好準備,以便在勞動力短缺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對產品測試的任何干擾。在這次疫情爆發期間,我們看到了生物制藥行業的問題,采用創新的解決方案來跟上創新藥物的步伐,會更好地支持這些公司成功應對突發情況。
原文英文版刊登于《American Pharmaceutical Review》2021年11/12月刊,本文有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