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顯微鏡如何在觀測領域“盡其所能”?
閱讀:2891 發布時間:2019-8-12
尼康顯微鏡如何在觀測領域“盡其所能”?
尼康顯微鏡在傳統的概念里,都是通過用目鏡進行觀察的。但是隨著電子視頻的快速發展,更多的顯微鏡都接上了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截取影像到顯示器或者軟件。
有些人可能會反對顯微鏡連接攝像頭,因為他們認為攝像頭的效果遠沒有顯微鏡目鏡觀察的效果好,這樣會對觀察和測量的判斷產生誤差。但是在長時間的使用尼康顯微鏡觀察測量時,顯微鏡帶給操作員的視覺疲勞和傷害是無法避免的。
從保護測量人員減少工傷的角度來講,能找一個直觀顯示顯微鏡放大影像的替代品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于是有人借鑒視頻監控系統中的CCD應用,把他移植到了顯微鏡上。不過早期的攝像設備發展的比較慢,成像質量也一般,導致只有像尼康顯微鏡等顯微鏡才搭配使用視頻系統,而且價格比較昂貴。
現在隨著科技發展進步更多的CCD種類的出現將對尼康顯微鏡和其它顯微鏡連接視頻有著很大的改觀!
CCD一個重要參數是CCD的芯片尺寸。一般的有1/3英寸,1/2英寸,2/3英寸,3/4英寸等等。一般情況下CCD的尺寸越大其感光效果和成像質量越好,但是大尺寸的CCD造價比較高,主要應用在一些的行業。在尼康顯微鏡的應用中多運用1/3英寸,1/2英寸的CCD。
CCD另外一個參數是圖像顯示的幀數。早期的CCD是以圖像的線數來表示其顯示能力的。當發展到以像素評判CCD的時候,幀數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參數。平時我們在尼康顯微鏡中能夠感到畫面流暢的幀數是24幀每秒。但是CCD像素達到40萬以上時就很難保證24幀的效果;尤其是彩色CCD。因此高像素的CCD多用來接尼康顯微鏡拍攝高質量的照片。比如用在數碼相機里的CCD。想要有好的圖像瀏覽效果,圖像沒有拖影,就要選擇像素不高的CCD以獲取較高的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