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閥門類別 | 工業 | 動作方式 | 10 |
---|---|---|---|
工作溫度 | 10℃ | 公稱通徑 | 10mm |
流動方向 | 換向 | 使用壓力 | 10mpa |
位置數 | 10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環保,生物產業,地礦 |
有效截面積 | 10mm2 | 最高動作頻率 | 10 |
上海杰爾德液壓有限公司
德國BOSCH REXROTH(博世-力士樂)液壓元件 泵閥 直線導軌、
直線軸承,滑塊線軌。AVENTICS(安沃馳)氣動元件 ,美國派克PARKER液壓元件 日本YUKEN(油 研)液壓元件
![]() |
參考價 | ¥162 |
訂貨量 | 1 件 |
更新時間:2022-06-26 15:23:56瀏覽次數:403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現貨yuken電液閥-油研換向閥-全新*
日本油研電磁閥yuken比例閥油研換向閥yuken柱塞泵日本油研YUKEN插裝閥 日本油研YUKEN疊加閥 日本YUKEN方向控制閥/日本YUKEN壓力控制閥/日本油研YUKEN流量/控制閥日本油研YUKEN柱塞泵/日本油研YUKEN動力單元、日本油研YUKEN油馬達電機、日本油研YUKEN葉片泵、日本油研YUKEN齒輪泵、、日本油研YUKEN油缸、電磁閥、日本油研YUKEN電液閥、日本油研YUKEN溢流閥、日本油研YUKEN減壓閥、日本油研YUKEN流量閥、日本油研YUKEN比例閥、、日本油研YUKEN單向閥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N-T-1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E-D-S-*-32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RBGM-06-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RBGM-10-1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2X-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2Y-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3Y-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3Z-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6X-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06Y-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GM-10Y-1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BGM-03Y-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BGM-03Z-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BGM-06X-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BGM-06Y-20
底板-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FBGM-10Y-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1-*-10
現貨yuken電液閥-油研換向閥-全新*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900-*-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1300-*-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1500-*-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3800-*-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1006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100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1300-*-1015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E1024-130-S4-*-*-*2-1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LS-*-D*-A1-1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LS-*-D*-B1-1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LS-*-D*-C1-1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056-*-*-2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056-*-*-2003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EDG-01-B-PNT15-60EDG-01-C-PNT13-60 油
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EDG-01-H-PNT11-60EDG-01V-B-PNT15-60
油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EDG-01V-C-PNT13-60EDG-01V-H-PNT11-60
油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DG-01-B-1-PNT15-60EDG-01-C-1-PNT13-60
油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EDG-01-H-1-PNT11-60EDG-01V-B-1-PNT15
-60 油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EDG-01V-C-1-PNT13-60EDG-01V-H-1-
PNT11-60 油研電液比例先導溢流閥
比例壓力閥EBG-03-C-60EBG-03-C-T-60EBG-03-H-60 油研比例
壓力閥
比例壓力閥EBG-03-H-T-60EBG-06-C-60EBG-06-C-T-60 油研比
例壓力閥
比例壓力閥EBG-06-H-60EBG-06-H-T-60EBG-10-C-60 油研比例
壓力閥
比例壓力閥EBG-10-C-T-60EBG-10-H-60EBG-10-H-T-60 油研比
例壓力閥
MSW-01-X-50 油研MSW-01-Y-50
MSA-01-X-50 油研MSA-01-Y-50 油研
MSB-01-X-50 油研MSB-01-Y-50 油研
MSW-01-X-50 油研MSW-01-Y-50 油研
MSW-01-XY-50 油研MSW-01-YX-50 油研
MSA-03-X-40 油研MSA-03-Y-40 油研
MSB-03-X-40 油研MSB-03-Y-40 油研
MSW-03-X-40 油研MSW-03-Y-40 油研
RT-03-B-22 RT-06-B-22 RT-10-B-22 減壓閥
RG-03-B-22 RG-06-B-22 RG-10-B-22 減壓閥
RCT-03-B-22 RCT-06-B-22 RCT-10-B-22 單向減壓閥
RCG-03-B-22 RCG-06-B-22 RCG-10-B-22 單向減壓閥
RT-03-C-22 RT-06-C-22 RT-10-C-22 減壓閥
RG-03-C-22 RG-06-C-22 RG-10-C-22 減壓閥
RCT-03-C-22 RCT-06-C-22 RCT-10-C-22 單向減壓閥
RCG-03-C-22 RCG-06-C-22 RCG-10-C-22 單向減壓閥
RT-03-H-22 RT-06-H-22 RT-10-H-22 減壓閥
RG-03-H-22 RG-06-H-22 RG-10-H-22 減壓閥
RCT-03-H-22 RCT-06-H-22 RCT-10-H-22 單向減壓閥
RCG-03-H-22 RCG-06-H-22 RCG-10-H-22 單向減壓閥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088-2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MS-*-S-2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2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2002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2003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2006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30
功率放大器-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K1128-3003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1EH-*-*-*1-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1EH-*-*-*2-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1EH-*-W*-*1-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1EH-*-W*-*2-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1-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2-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W*-*1-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W*-*2-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EH-*-*-**-*-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900-*-**-*-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1300-*-**-*-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1500-*-**-*-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3800-*-**-*-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EH-*-*-**-*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900-*-**-*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1300-*-**-*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1500-*-**-*E*-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3800-*-**-*E*-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S*-**-*-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EH-*-S*-**-*-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900-S*-**-*-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1300-S*-**-*-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1500-S*-**-*-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3800-S*-**-*-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S*-**-D-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EH-*-S*-**-D-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900-S*-**-D-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1300-S*-**-D-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1500-S*-**-D-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3800-S*-**-D-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S*-**-*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4EH-*-S*-**-*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900-S*-**-*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6EH-1300-S*-**-*E*-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1500-S*-**-*E*-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10EH-3800-S*-**-*E*-1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W*-*1-1006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G-03EH-*-W*-*2-1006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LSVHG-03EH-160-S4-T-D1-2047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F-LSVHG-03EH-160-S4-T-D1-2047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VC-F1-*-*-2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VD-F11-*-*-22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VD-F102-*-*-2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VD-F102-*-*-20-E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SVD-F2-*-*-30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4-*-02*-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4-*-1*-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4-*-02*-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4-*-1*-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6-*-02*-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6-*-1*-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6-*-02*-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06-*-1*-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10-*-02*-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10-*-1*-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10-*-02*-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10-*-1*-M-11
伺服閥-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ESHG-10-*-1*-1110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C-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2-C-C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E-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G-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G-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J-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J-H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M-H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4C-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2-4C-C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4E-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4G-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4G-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4J-HX*-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4J-H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4M-HX*-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C-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2-C-C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E-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G-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G-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J-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J-H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M-H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4C-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2-4C-C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4E-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3-4G-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4G-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5-4J-HW*-1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4J-H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R10-4M-HW*-1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3-AA-G80*-30/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5-BZ-G130*-30/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3-4AA-G80*-30/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5-4BZ-G130*-30/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10-4CE-G200*-2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15W-4CE-G***-10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3-AA-G80S-30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5-BZ-G130S-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3-4AA-G80S-30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5-4BZ-G130S-3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10-4CE-G200S-21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3-AA-G80*-300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5-BZ-G130*-300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3-4AA-G80*-300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5-4BZ-G130*-3002
伺服器控制泵系統-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ASE10-4CE-G200*-2102
伺服器控制泵-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3-AA-G80S-3002
伺服器控制泵-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5-BZ-G130S-3002
伺服器控制泵-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3-4AA-G80S-3002
伺服器控制泵-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5-4BZ-G130S-3002
伺服器控制泵-日本油研-中國臺灣油研-N-ASE10-4CE-G200S-2102
MSA-01-X-30 油研MSA-01-Y-30 油研
MSB-01-X-30 油研MSB-01-Y-30 油研
MSW-01-X-30 油研MSW-01-Y-30 油研
MSW-01-XY-30 油研MSW-01-YX-30 油研
MSA-03-X-30 油研MSA-03-Y-30 油研
MSB-03-X-30 油研MSB-03-Y-30 油研
MSW-03-X-30 油研MSW-03-Y-30
疊加式液控單向閥
MPA-01-2-40 油研MPA-01-4-40 油研
MPB-01-2-40 油研MPB-01-4-40 油研
MPW-01-2-40 油研MPW-01-4-40 油研
MPA-03-2-20 油研MPA-03-4-20 油研
MPB-03-2-20 油研MPB-03-4-20 油研
MPW-03-2-20 油研MPW-03-4-20 油研
MPA-06-2-30 油研MPA-06-2-X-30 油研MPA-06-2-Y-30 油研
MPA-06-4-30 油研MPA-06-4-X-30 油研MPA-06-4-Y-30 油研
MPB-06-2-30 油研MPB-06-2-X-30 油研MPB-06-2-Y-30 油研
MPB-06-4-30 油研MPB-06-4-X-30 油研MPB-06-4-Y-30 油研
MPW-06-2-30 油研MPW-06-4-30 油研
MPA-01-2-4001 油研MPA-01-4-4001 油研
MPB-01-2-4001 油研MPB-01-4-4001 油研
MPW-01-2-4001 油研MPW-01-4-4001 油研
MPA-03-2-2001 油研MPA-03-4-2001 油研
MPB-03-2-2001 油研MPB-03-4-2001 油研
MPW-03-2-2001 油研MPW-03-4-2001 油研
MPA-04-2-10Y 油研MPA-04-2-X-10Y 油研MPA-04-2-Y-10Y 油研
MPA-04-4-10Y 油研MPA-04-4-X-10Y 油研MPA-04-4-Y-10Y 油研
MPB-04-2-10Y 油研MPB-04-2-X-10Y 油研MPB-04-2-Y-10Y 油研
MPB-04-4-10Y 油研MPB-04-4-X-10Y 油研MPB-04-4-Y-10Y 油研
MPW-04-2-10Y 油研MPW-04-4-10Y 油研
MPA-06S-2-30 油研MPA-06S-2-X-30 油研MPA-06S-2-Y-30 油研
MPA-06S-4-30 油研MPA-06S-4-X-30 油研MPA-06S-4-Y-30 油研
MPB-06S-2-30 油研MPB-06S-2-X-30 油研MPB-06S-2-Y-30 油研
MPB-06S-4-30 油研MPB-06S-4-X-30 油研MPB-06S-4-Y-30 油研
MPW-06S-2-30 油研MPW-06S-4-30 油研
MPA-06-2-10 油研MPA-06-2-X-10 油研MPA-06-2-Y-10 油研
MPA-06-4-10 油研MPA-06-4-X-10 油研MPA-06-4-Y-10 油研
MPB-06-2-10 油研MPB-06-2-X-10 油研MPB-06-2-Y-10 油研
MPB-06-4-10 油研MPB-06-4-X-10 油研MPB-06-4-Y-10 油研
MPW-06-2-10 油研MPW-06-4-10 油研
MPA-06S-2-10 油研MPA-06S-2-X-10 油研MPA-06S-2-Y-10 油研
MPA-06S-4-10 油研MPA-06S-4-X-10 油研MPA-06S-4-Y-10 油研
MPB-06S-2-10 油研MPB-06S-2-X-10 油研MPB-06S-2-Y-10 油研
MPB-06S-4-10 油研MPB-06S-4-X-10 油研MPB-06S-4-Y-10 油研
MPW-06S-2-10 油研MPW-06S-4-10 油研
在液壓系統中,各被壓元件都有相對運動的表面,如液壓缸內表面和活塞外表面,因為要有相對運動,所以它們之間都有一定的間隙。如果間隙的一邊為高壓油,另一邊為低壓油,則高壓油就會經間隙流向低壓區從而造成泄漏。同時,由于液壓元件密封不完善,一部分油液也會向外部泄漏。這種泄漏造成的實際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流量損失。
流量損失影響運動速度,而泄漏又難以避免,所以在液壓系統中泵的額定流量要略大于系統工作時所需的大流量。通常也可以用系統工作所需的大流量乘以一個1.1~1.3的系數來估算。 [2]
液壓沖擊
原因:執行元件換向及閥門關閉使流動的液體因慣性和某些液壓元件反應動作不夠靈敏而產生瞬時壓力峰值,稱液壓沖擊。其峰值可超過工作壓力的幾倍。
危害:引起振動,產生噪聲;使繼電器、順序閥等壓力元件產生錯誤動作,甚至造成某些元件、密封裝置和管路損壞。
措施:找出沖擊原因避免液流速度的急劇變化。延緩速度變化的時間,估算出壓力峰值,采用相應措施。如將流動換向閥和電磁換向閥聯用,可有效地防止液壓沖擊。 [2]
空穴現象
現象:如果液壓系統中滲入空氣,液體中的氣泡隨著液流運動到壓力較高的區域時,氣泡在較高壓力作用下將迅速破裂,從而引起局部液壓沖擊,造成噪聲和振動。另外,由于氣泡破壞了液流的連續性,降低了油管的通油能力,造成流量和壓力的波動,使液壓元件承受沖擊載荷,影響其使用壽命。
原因:液壓油中總含有一定量的空氣,通??扇芙庥谟椭?,也可以氣泡的形式混合于油中。當壓力低于空氣分離壓力時,溶解于油中的空氣分離出來,形成氣泡;當壓力降至油液的飽和蒸氣壓力以下時,油液會沸騰而產生大量氣泡。這些氣泡混雜于油液中形成不連續狀態,這種現象稱為空穴現象。
部位:吸油口及吸油管中低于大氣壓處,易產生氣穴;油液流經節流口等狹小縫隙處時,由于速度的增加,使壓力下降,也會產生氣穴。
危害:氣泡隨油液運動到高壓區,在高壓作用下迅速破裂,造成體積突然減小、周圍高壓油高速流過來補充,引起局部瞬間沖擊,壓力和溫度急劇升高并產生強烈的噪聲和振動。
措施:要正確設計液壓泵的結構參數和泵的吸油管路,盡量避免油道狹窄和急彎,防止產生低壓區;合理選用機件材料,增加機械強度、提高表面質量、提高抗腐蝕能力。 [2]
氣蝕現象
原因:空穴伴隨著氣蝕發生,空穴中產生的氣泡中的氧也會腐蝕金屬元件的表面,我們把這種因發生空穴現象而造成的腐蝕叫氣蝕。
部位:氣蝕現象可能發生在油泵、管路以及其他具有節流裝置的地方,特別是油泵裝置,這種現象為常見。氣蝕現象是液壓系統產生各種故障的原因之一,特別在高速、高壓的液壓設備中更應注意。
危害和措施與空穴現象的相同。 [2]
故障診斷
液壓傳動系統由于其*的優點,即具有廣泛的工藝適應性、優良的控制性能和較低廉的成本,在各個領域中獲得愈來愈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客觀上元件、輔件質量不穩定和主觀上使用、維護不當,且系統中各元件和工作液體都是在封閉油路內工作,不象機械設備那樣直觀,也不象電氣設備那樣可利用各種檢測儀器方便地測量各種參數,液壓設備中,僅靠有限幾個壓力表、流量計等來指示系統某些部位的工作參數,其他參數難以測量,而且一般故障根源有許多種可能,這給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帶來一定困難。 [3]
在生產現場,由于受生產計劃和技術條件的制約,要求故障診斷人員準確、簡便和高效地診斷出液壓設備的故障;要求維修人員利用現有的信息和現場的技術條件,盡可能減少拆裝工作量,節省維修工時和費用,用簡便的技術手段,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準確地找出故障部位和發生故障的原因并加以修理,使系統恢復正常運行,并力求今后不再發生同樣故障。
故障診斷的一般原則
正確分析故障是排除故障的前提,系統故障大部分并非突然發生,發生前總有預兆,當預兆發展到一定程度即產生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并無固定規律可尋。統計表明,液壓系統發生的故障約90%是由于使用管理不善所致為了快速、準確、方便地診斷故障,必須充分認識液壓故障的特征和規律,這是故障診斷的基礎。
以下原則在故障診斷中值得遵循:
(1)首先判明液壓系統的工作條件和外圍環境是否正常需首先搞清是設備機械部分或電器控制部分故障,還是液壓系統本身的故障,同時查清液壓系統的各種條件是否符合正常運行的要求。
(2)區域判斷根據故障現象和特征確定與該故障有關的區域,逐步縮小發生故障的范圍,檢測此區域內的元件情況,分析發生原因,終找出故障的具體所在。
(3)掌握故障種類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故障終的現象,逐步深入找出多種直接的或間接的可能原因,為避免盲目性,必須根據系統基本原理,進行綜合分析、邏輯判斷,減少懷疑對象逐步逼近,終找出故障部位。
(4)驗證可能故障原因時,一般從可能的故障原因或易檢驗的地方開始,這樣可減少裝拆工作量,提高診斷速度。
(5)故障診斷是建立在運行記錄及某些系統參數基礎之上的。建立系統運行記錄,這是預防、發現和處理故障的科學依據;建立設備運行故障分析表,它是使用經驗的高度概括總結,有助于對故障現象迅速做出判斷;具備一定檢測手段,可對故障做出準確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