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Number | HA21014 |
Chemical Name |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
CAS Number | 367-93-1 |
Mol. Formula | C9H18O5S |
Mol. Weight | 238.31 |
Qty 1 | 1g |
Qty 2 | 5g |
Appearance | White, crystals - powder |
Application Notes | ≧98%(HPLC) |
Synonym |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苷,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甙 |
Solubility | water |
Storage condition | RT |
References | IPTG(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是一種作用*的誘導劑,不被細菌代謝而十分穩定,因此被實驗室廣泛應用,上海惠誠生物提供小包裝IPTG。 IPTG誘導原理首先E.coli的乳糖操縱子(元)含Z、Y及A三個結構基因,分別編碼半乳糖苷酶、滲透酶和乙酰基轉移酶,此外還有一個操縱序列O、一個啟動序列P及一個調節 基因I。I基因編碼一種阻遏蛋白,后者與O序列結合,使操縱子(元)受阻遏而處于關閉狀態。在啟動序列P上游還有一個分解(代謝)物基因激 活蛋白(CAP)結合位點。由P序列、O序列和CAP結合位點共同構成lac操縱子的調控區,三個酶的編碼基因即由同一調控區調節,實現基因產物的協調表達 。 其次在沒有乳糖存在時,lac操縱子(元)處于阻遏狀態。此時,I序列在PI啟動序列操縱下表達的Lac阻遏蛋白與O序列結合,阻礙RNA聚合酶與P序列結合,抑制轉錄啟動。當有乳糖存在時,lac操縱子(元)即可被誘導。在這個操縱子(元)體系中,真正的誘導劑并非乳糖本身。乳糖進入細胞,經β-半乳糖苷酶催化,轉變為異乳糖。后者作為一種誘導劑分子結合阻遏蛋白,使蛋白構象變化,導致阻遏蛋白與O序列解離、發生轉錄。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作用與異乳糖相同,是一 種作用*的誘導劑,不被細菌代謝而十分穩定,因此被實驗室廣泛應用。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