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救護培訓教學模型
多家實習醫院反饋,某些實習生進入醫院時,動手能力不強。對于一些先進的醫療器械和搶救設施很陌生,操作時不知所措。嚴重影響教學和實習質量。作為一名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療工作者,在醫療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其臨床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能的提高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要提高醫學生的動手能力,建立衛生學校急救技能訓練操作實訓室十分必要。教學資源短缺已成為醫學教育最突的問題。如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醫學生的臨床見習、實習機會明顯減少,醫療糾紛的增多給學生見習、實習帶來負面影響;患者維權意識增強,有拒絕教學示范的權利,在綜合能力考核中,采用真實的患者作為考核平臺無法保證考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1)培訓計劃嚴謹有序,全面具體,針對性強。在培訓過程中,教授者和受訓者均以此方案為標準,從而保證了培訓的系統性和統一性,避免了以往教授者各自為教而產生的問題。
(2)由于培訓前對受訓者掌握衛生救護的狀況進行了認真、全面而詳細的評估,從而為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奠定了重要基礎。
(3) 培訓方法做到了多樣化、形象化、實際化。在培訓過程中,采用多媒體示教、衛生救護培訓教學模型身上示范,使受訓者有真實、直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解決了以往不通真的缺陷,形式生動,寓教于樂,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讓學生在輕松偷快的課堂氣氛中,很快地理解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心肺復蘇的操作上,通過課件標準的示教動作和及時講授,給護生提供一個觀摩、仿效的樣板,且可以根據護生接受情況任意地暫停重放、放大擴展,在反復循環之后,記憶更牢,理解更透,為下一步進行操作演練打下基礎。既活躍了培訓氣每又提高了教授者和受訓者的積極性,從而使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得以牢固掌握; (4在培訓中,示范與練習相結合,教授者指導練習,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手法和操作流程,通過衛生救護培訓教學模型進行經常性的培訓信息雙向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有效保證了培訓質量;將護理程序的基本步驟融入衛生救護培訓中收到較好的培訓效果,但護理程序能否為今后開展其他護理操作技術培訓提供一種程序化的培訓方法,其實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