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被認為是發揮水稻良種增產潛力和實現高產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當季利用率和生產效率趨于降低,在一些施氮過量地區還引發了水體和大氣污染,因此稻田合理施鉀開始引起注意。土壤化肥檢測儀能夠對土壤的氮肥施用提供有效的檢測效果,為研究提供幫助。
水稻成熟時,分小區收獲稱產,在收獲前一天,每小區調查50叢稻株的穗數,用以計算單位面積穗數,同時按各處理,大樣品調查結果的平均每叢穗數標準,各處理取稻株5叢考察穗部性狀。水稻對氮素的吸收積累,以在本田前期多, 本田中期次之,并隨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
土壤化肥檢測儀的測定結果對比研究發現,以往著重研發高產、超高產施肥。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護環境,今后應轉向研發經濟施肥。比較不同施肥量每生產100kg稻谷的施氮量和吸氮量數據,可以看出水稻吸肥量隨施肥量的提高而增加,但其增幅小于施肥量的增幅。
當達到高產量時,施肥量與吸肥量相近,土壤養分收支基本平衡,以此為界限增施肥料,吸肥量少于施肥量,會出現土壤化肥養分盈余,以此為界限減施肥料,吸肥量多于施肥量,會出現土壤化肥養分虧缺。經濟施肥試驗田土壤有效養分并未減少,表明土壤庫除化肥養分收支外,還有其他肥源收貯,如有機肥、回田稻草殘留根茬、豆類作物和經濟作物殘留養分,以及含養分的灌溉水等。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