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紅外光譜儀異物分析
從電子手表到電腦再到各類移動通信產品,我們不難發(fā)現電子電器產品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而我們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使得各個生產廠家不得不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對產品或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物甚至異常顏色進行分析,進而確定來源,優(yōu)化產品質量。異物分析也是失效分析的一種,通過分析和驗證,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微小異物的尋根探源,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fā)和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對于異物或異色的分析,由于待分析的異物樣品較小,顯微紅外法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紅外顯微鏡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微小樣品,再把紅外光路引入到顯微鏡中,調節(jié)可變光闌的大小,選擇測試樣品中的某一微區(qū),紅外光聚焦后,進行紅外分析。
The Nicolet iN10 顯微紅外光譜儀特點:
· Thermo Scientific™ OMNIC™ 光譜軟件可對純化合物和混合物進行光譜鑒定。
· 集成化設計無需外部光譜儀聯機
· 緊湊型,占用空間小,可幫助實驗室節(jié)省空間和預算
· 配有室溫檢測器,50 微米以上的樣品無需使用液氮
· 計算機控制自動化,可通過計算機訪問所有系統(tǒng)設置
· 可自動記錄樣品位置,可減少重復任務所需的時間
· 雙屏顯示可實現高效查看
· *自動化的系統(tǒng)性能驗證確保了儀器*的可靠性
樣品1:手機鏡頭上的白色異物。
將異物取出,放在金剛石池中壓制后,置于紅外顯微鏡下,透過法測試。
樣品2:PCB板焊錫位置異物。無需前處理,樣品直接放置在紅外顯微鏡下,反射法測試。
紅色譜圖為鏡頭異物的紅外譜圖,黑色譜圖為SKIN(皮屑)的紅外譜圖,兩圖在多處出峰位置一致,峰強度比值基本一致,推斷異物為皮屑,可能是人員操作過程中引入。
紅色譜圖為IRON NAPHTHENATE(環(huán)烷酸鐵鹽)的標準紅外譜圖,兩圖在多處出峰位置一致,推斷樣品中含有環(huán)烷酸類物質。
經譜圖檢索顯示,異物分別為SKIN(皮屑)和IRON NAPHTHENATE(環(huán)烷酸鐵鹽)。皮屑,可能是人員操作過程中引入,而環(huán)烷酸類物質,可能為鍍層過程中使用的清洗劑殘留。異物結果,快速指向問題環(huán)節(jié)。
在電子電氣行業(yè),生產工藝流程復雜,使用的物料眾多,操作流水線上的微小疏漏,都會導致產品中出現不明異物。這不僅影響產品外觀、產品質量,甚至會導致生產停滯,以至于給企業(yè)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這款痕量分析少不了的神器讓您心動了嗎?
可配置的選件
· 直接接觸采用的 MicroTip ATR
· 高靈敏度液氮冷卻 MCT 檢測器
· 手動或自動平臺
· 自動可見偏振,增強可見視圖
·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Z™10 FT-IR 輔助光學臺可擴展標準樣品倉附件和全光譜能力
推薦用途:
· 顯微光譜學
· 材料鑒定
· 包裝材料
· 涂層
· API 混合物分布圖
· 異物鑒定
· 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