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schmann赫斯曼交換機工作原理和組網方式
hirschmann赫斯曼交換機工作原理和組網方式
努力做一個可愛的人。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hirschmann赫斯曼交換機工作原理:
交換機工作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端口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端口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后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換機可用于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即沖突域;但它不能劃分網絡層廣播,即廣播域。交換機擁有一條很高帶寬的背部總線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端口都掛接在這條背部總線上,控制電路收到數據包以后,處理端口會查找內存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網卡)掛接在哪個端口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數據包傳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廣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應后交換機會“學習”新的MAC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內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換機也可以把網絡“分段”,通過對照IP地址表,交換機只允許必要的網絡流量通過交換機。通過交換機的過濾和轉發,可以有效的減少沖突域。交換機的任意節點收到數據傳輸指令后,即對于存儲在內存里的地址表進行快速查找,從而對于MAC地址的網卡連接位置進行確認,然后再將數據傳輸到該節點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應的位置,則進行傳輸;如果沒有,交換機就會將該地址進行記錄,以利于下次尋找和使用。交換機一般只需要將幀發送到相應的點,而無需如集線器發送到所有節點,從而節省了資源和時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速率。通過交換的方式進行的數據傳輸,其實就是交換機的數據傳送的方式。之前的集線器,更多是利用共享的方式,來對數據進行傳輸,沒有辦法從通訊的速度上進行要求。集線器的共享方式,也就是常說的共享式網絡,以集線器作為連接設備并且只 有一個方向的數據流,因而網絡共享的效率非常低。相對而言,交換機能夠對連接到自身的各臺電腦進行相應的識別,通過每臺電腦網卡的物理地址也就是常說的MAC地址,來進行記憶和識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不用再進行廣播尋找,而能夠直接將記憶的MAC地址找到相應的地點并且通過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傳輸通道,來完成兩個節點之間不受外來干擾的數據傳輸的通信。由于交換機還具有全雙工傳輸的方式,所以也可以對于多對節點間通過同時建立臨時的通道,來形成一個立體且交叉的數據傳輸通道結構。
hirschmann赫斯曼交換機組網方式:
1. 通過串口管理:可網管交換機附帶了一條串口電纜,供交換機管理使用。先把串口電纜的一端插在交換機背面的串口里,另一端插在普通電腦的串口里。然后接通交換機和電腦電源。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里都提供了“超級終端”程序。打開“超級終端”,在設定好連接參數后,就可以通過串口電纜與交換機交互了,如圖1所示。這種方式并不占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外管理”(Out of band)。
在這種管理方式下,交換機提供了一個菜單驅動的控制臺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你可以使用“Tab”鍵或箭頭鍵在菜單和子菜單里移動,按回車鍵執行相應的命令,或者使用的交換機管理命令集管理交換機。不同品牌的交換機命令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品牌的交換機,其命令也不同。使用菜單命令在操作上更加方便一些。
2. 通過Web管理:可網管交換機可以通過Web(網絡瀏覽器)管理,但是必須給交換機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除了供管理交換機使用之外,并沒有其他用途。在默認狀態下,交換機沒有IP地址,必須通過串口或其他方式一個IP地址之后,才能啟用這種管理方式。
使用網絡瀏覽器管理交換機時,交換機相當于一臺Web服務器,只是網頁并不儲存在硬盤里面,而是在交換機的NVRAM里面,通過程序可以把NVRAM里面的Web程序升級。當管理員在瀏覽器中輸入交換機的IP地址時,交換機就像一臺服務器一樣把網頁傳遞給電腦,此時給你的感覺就像在訪問一個網站一樣,如圖2所示。這種方式占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內管理”(In band)。
如果你想管理交換機,只要點擊網頁中相應的功能項,在文本框或下拉列表中改變交換機的參數就可以了。Web管理這種方式可以在局域網上進行,所以可以實現遠程管理。
3. 通過網管軟件管理:可網管交換機均遵循SNMP協議(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協議是一整套的符合標準的網絡設備管理規范。凡是遵循SNMP協議的設備,均可以通過網管軟件來管理。你只需要在一臺網管工作站上安裝一套SNMP網絡管理軟件,通過局域網就可以很方便地管理網絡上的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通過SNMP網絡管理軟件的界面如圖3所示,它也是一種帶內管理方式。
更多赫斯曼交換機產品詳情請關注:hirschmann赫斯曼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