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血小板低到什么數值才輸血小板?
閱讀:1826 發布時間:2018-11-22必須明確指出,出血風險主要是看凝血功能而不是血小板計數。比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可以耐受很低的血小板計數。血小板計數在10×10^9/L以上都可能只需要觀察,而不是立即予以治療。相對應的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由于存在凝血機制障礙,在這些患者血小板計數30×10^9/L-50×10^9/L時即應該予以預防性輸注血小板來減少出血風險。
中國跟美國一樣,曾經有一個習慣:即在病人血小板計數低于20×10^9/L時安排血小板輸入治療。但臨床觀察發現ITP病人也好,一般的臨床化療后血小板減少也好,大多能耐受較低的血小板計數。于是展開了多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
1,先排除APL、有發熱、及已有明顯出血傾向的病人。因為上述病人有較高出血風險,需要較高的血小板計數。
2,再比較「血小板計數低于10×10^9/L后再輸血」跟「血小板計數低于20×10^9/L后再輸血」的出血風險和副反應。
ITP病人能耐受較低的血小板計數而不易出血
經驗證得出結論:
1,上述兩者出現WHO定義的2級以上出血事件是沒有區別的。
2,實際上,「血小板計數低于10×10^9/L后再輸血」比「血小板計數大于20×10^9/L后再輸血」的輸血副反應率更低,治療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