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純干貨:IHC,WB 常見問題與結果解析
閱讀:2563 發布時間:2018-9-6免疫組化結果常見問題分析
(一) 結果陰性的原因
1. 抗體濃度和質量問題以及抗體來源選擇錯誤;
2. 抗原修復不全,換修復液或加強修復;
3. 組織切片本身這種抗原含量低,設陽性對照片;
4. 血清封閉時間過長;DAB 孵育時間過短;
6. 細胞通透不全,抗體未能充分進入胞內參與反應。
(二)非特異性染色的原因(著色一片黃/背景深)
1. 抗體孵育時間過長,抗體濃度;
2. 多抗易出現非特異性,可選擇單抗;
3. 內源性過氧化物酶和生物素滅活不夠;
4. 非特異性組分與抗體結合,延長血清封閉時間;
5. DAB 孵育時間過長或濃度過高;
6. PBS 沖洗不充分,殘留抗體結果增強著色;
7. 標本染色過程中經常出現干片;
8. 脫蠟不充分;
9. 二抗與標本的內源性組織蛋白有交叉反應。
(三)染色弱陽性
1. 固定方式不當或固定時溫度過高,影響到抗原的數量和質量;
2. 不適當的抗原修復方式,抗原決定簇暴露不足;
3. 抗體的稀釋度是否過高或者孵育的溫度/時間不足;
4. 孵育抗體前切片上了過多的沖洗液;
5. 孵育時切片未放置水平,導致抗體孵育不均勻。
(四)信號定位與預測不符的原因
1. 組織固定不及時,抗原擴散移位;
2. 抗體選擇錯誤;
3. 膜蛋白核質染色:抗原修復過長,導致細胞膜破壞,膜蛋白轉移。
WB 結果常見問題分析
1. 無條帶:抗體用錯,轉膜出錯,抗原無表達,試劑失效等;
2. 細微弱帶:上樣量少,抗體濃度低,ECL 發光液失效等;
3. 高背景:封閉不夠,一抗濃度高,洗膜不充分;
4. 非特異性條帶:抗體特異性差,也可能樣品量大,抗體濃度高;
5. 條帶出現邊緣規則的白圈:轉膜時膜和膠之間有氣泡;
6. 條帶中間出現白色:高濃度 HRP 把底物消耗過快后不發光;
7. 膜上很多黑點:膜上雜質與抗體非特異結合,洗膜充分,封閉液混勻;
8. 條帶拖尾:蛋白裂解不好,蛋白量大,抗體孵育時間長,濃度高等;
9. 出現非均一性背景:洗抗體和發光時膜出現風干情況;
10. 條帶彎曲不平整:膠配置不均勻,膠中有氣泡雜質,玻璃板沒洗干凈,電流不均一等;
11. 條帶蛋白分子量偏高/偏低:分離膠濃度選擇不恰當,蛋白質降解;
12. 所有條帶練成片:上樣量大或電泳中途停止過長,樣品彌散。
英國 biorbyt 中國辦事處——武漢博歐特生物提供專業的售前售后技術支持,為您的實驗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