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靜態暴露染毒系統專為科研人員對小動物進行吸入毒性研究、藥物研發等實驗而設計。該系統模擬特定的氣體環境,讓小動物在靜態下吸入含有目標物質的氣溶膠或氣體,從而研究這些物質對小動物生理機能、呼吸系統等方面的影響。適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兔子等動物。小動物靜態暴露染毒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一、系統組成
(一)染毒腔體
1. 材質與結構:采用透明耐高溫材料(如聚碳酸酯)或不銹鋼制成,具備良好的密封性能,可容納多只小動物(如小鼠、大鼠等)。腔體內部尺寸根據實驗動物體型設計,確保動物有足夠活動空間且避免過度擁擠影響染毒效果。通常為圓柱形或方形,配備密封門或蓋,門上設有觀察窗和操作孔,方便觀察動物狀態及進行采樣等操作。
2. 分隔裝置:內部可設置多層不銹鋼網格隔板或可拆卸式分隔欄,將腔體劃分為不同區域,用于單獨或分組暴露不同種類、批次的小動物,防止動物相互干擾或爭斗,同時保證染毒氣體能均勻分布到各個區域。
(二)氣路控制系統
1. 毒氣發生源:依據染毒物質的性質,可分為氣體鋼瓶直接供氣(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壓縮氣體)、液態揮發氣化裝置(對于易揮發的液態毒物,通過加熱或空氣流動促使其揮發成氣體,如苯、甲醛等)以及化學反應生成毒氣裝置(利用特定化學反應產生所需毒氣,如某些固體與液體反應生成氯氣等)。各類毒氣發生源均配備精確的流量調節閥和壓力表,以控毒氣輸出的速度和壓力。
2. 氣體混合室:由不銹鋼或耐腐蝕塑料制成,內部裝有風扇和導流板,確保進入的毒氣與稀釋氣體(如空氣、氮氣等)充分混合均勻。混合室連接毒氣發生源和染毒腔體,通過管道將混合后的氣體輸送至腔體內。
3. 流量控制器與閥門:采用高精度質量流量控制器(MFC),能夠精確調節毒氣和稀釋氣體的流量,實現不同濃度染毒氣體的配制。閥門包括截止閥、球閥等,用于控制氣路的通斷,確保系統在正常運行、維護或緊急情況下能可靠地切斷或開啟氣路。
(三)溫度濕度調節系統
1. 溫控模塊:主要由加熱元件(如電熱絲、加熱膜等)和溫度傳感器(如熱電偶、鉑電阻溫度計)組成。加熱元件分布在染毒腔體的外壁或內部特定位置,當腔體內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溫控系統啟動加熱,使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設定值后,停止加熱,維持腔體內溫度穩定。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腔體內溫度,并將信號反饋給溫控儀,以便精確控制加熱過程。
2. 濕控模塊:通過超聲波加濕器或蒸汽發生器向腔體內引入水蒸氣調節濕度。濕度傳感器(如電容式濕度傳感器、毛發濕度計等)持續監測腔體內濕度,當濕度低于設定范圍時,濕控系統啟動加濕操作;若濕度過高,則通過通風裝置或除濕設備(如硅膠除濕柱)降低濕度,確保腔體內濕度始終保持在適宜范圍內,滿足小動物生存及染毒實驗要求。
(四)監測與控制系統
1. 氣體濃度監測儀:安裝在染毒腔體內,采用紅外光譜、電化學、光離子化等檢測原理,實時監測腔體內染毒氣體的濃度,并將數據傳輸至控制系統。一旦氣體濃度偏離設定值,系統可發出警報并自動調整氣路流量或采取其他糾正措施,保證染毒濃度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2. 生理參數監測設備:配備視頻監控系統,可實時觀察小動物的行為、活動狀態等;還可連接心電圖(ECG)、呼吸頻率監測儀等生理信號采集設備,通過植入式或非植入式傳感器獲取小動物的心率、呼吸頻率等生理參數,以便研究染毒對小動物生理功能的影響。
3. 中央控制系統:以計算機為核心,集成專門的控制軟件,實現對整個染毒系統的自動化控制。操作人員可通過軟件界面設定染毒參數(如毒氣濃度、溫度、濕度、染毒時間等),系統自動按照設定參數運行,并實時顯示和記錄各項參數數據、動物狀態信息等。同時,中央控制系統具備故障診斷和報警功能,當系統出現異常時,能及時提示故障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
(五)廢氣處理系統
1. 吸收裝置:采用酸堿中和、活性炭吸附等化學吸收方法或物理吸附手段,對排出的染毒廢氣進行處理。例如,對于酸性氣體(如氯氣、二氧化硫等),可使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吸收;對于堿性氣體(如氨氣),則用酸液吸收;活性炭吸附可用于去除多種有機或無機毒氣。吸收裝置內填充有相應的吸收劑,廢氣經過時與吸收劑充分接觸反應,去除有毒成分。
2. 過濾裝置:在吸收裝置后串聯高效空氣過濾器(如 HEPA 過濾器),進一步過濾掉廢氣中的顆粒物、微生物等雜質,確保排放到大氣中的氣體符合環保要求,防止對環境和人員造成危害。
3. 排風設備:選用耐腐蝕、防爆的排風機,將經過處理后的廢氣抽出并排放至室外。排風機的風量和風壓需根據染毒系統的規模、廢氣產生量等因素合理選擇,以保證廢氣能順利排出,維持染毒腔體內氣壓穩定。
二、工作原理
(一)染毒前準備
1. 根據實驗目的和方案,選擇合適的小動物并分組,將其放置于染毒腔體的分隔區域內。
2. 檢查系統的密封性、各儀器設備的連接情況以及電源供應等是否正常。
3. 通過控制系統設定染毒參數,包括毒氣種類、濃度、溫度、濕度、染毒時間等。同時,啟動溫度濕度調節系統,使染毒腔體內的溫濕度逐漸達到設定值。
(二)染毒過程
1. 開啟氣路控制系統,毒氣發生源產生的毒氣與稀釋氣體按設定流量進入氣體混合室,在風扇和導流板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均勻后,由送氣管路送入染毒腔體內。此時,監測系統中的氣體濃度監測儀實時監測腔體內毒氣濃度,并將數據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若濃度偏離設定值,中央控制系統會自動調整氣路流量或采取其他補償措施,確保染毒濃度的準確性。
2. 在染毒過程中,溫度濕度調節系統持續工作,維持染毒腔體內的溫濕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生理參數監測設備同步采集小動物的心率、呼吸頻率等生理信號以及視頻監控系統記錄動物的行為狀態,這些數據實時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并進行存儲和分析。
3. 隨著染毒時間的推移,小動物在設定的溫濕度和染毒濃度環境下暴露于毒氣中,從而模擬實際污染或中毒場景,研究人員可觀察到毒氣對小動物的各種影響,如行為變化、生理功能紊亂等。
(三)染毒結束后處理
1. 當達到設定的染毒時間后,中央控制系統關閉氣路控制系統,停止毒氣供應。同時,啟動廢氣處理系統,將染毒腔體內的毒氣抽出并進行凈化處理,使其符合環保排放標準后排出。
2. 打開染毒腔體的密封門或蓋,取出小動物進行后續觀察、檢測或處置。對染毒腔體內部進行清潔消毒,清除殘留的毒氣、動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檢查各儀器設備是否有損壞或異常情況,為下一次實驗做好準備。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