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凱氏定氮儀測定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
閱讀:545 發布時間:2020-7-17
凱氏定氮儀是用來測有機物的,一般是食物、飼料、化肥、土壤等物質里的N元素含量,再核算轉換出其內的蛋白質含量(因為蛋白質中N元素的含量是有必定比例的,知道了N元素含量,也就能算出蛋白質含量)。凱氏定氮儀的原理是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核算,根據堿的消耗量來測定N元素的含量。凱氏定氮儀也是食物、農業實驗室很常用的儀器。
凱氏定氮儀提示在作業實踐中應根據凱氏定氮法的檢測原理,運用凱氏定氮儀測定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不只不會下降準確度而且能前進作業功率,以便更好地監督動物產品質量。
1.試樣消煮。精密稱取混合均勻的牛奶樣品5.0g(約25.0mg氮,稱樣量不能太大,不然易起許多泡沫),準確至0.1mg;當心放入消煮管,避免試樣附著在管壁;參與混合催化劑5.0g,與試樣混合均勻;再參與12mL和2~5mL的雙氧水(牛奶脂肪含量高,在消煮前期極易起泡沫且泡沫不易消失,泡沫易粘附于管壁而影響成果的準確性;參與雙氧水起消泡作用,且易使溶液澄清通明,可縮短消煮時間);420e加熱至液體呈透亮的藍綠色后,繼續加熱至少1h;消煮好后關閉熱源讓其天然降溫。
2.蒸餾。向承受瓶內參與10mL硼吸收液和3滴混合指示劑,使冷凝管結束浸入硼吸收液,蒸餾4min;后用蒸餾水沖刷凱氏定氮儀冷凝管結束,洗液并入蒸餾液。
3.滴定。蒸餾結束后蒸餾液立即用鹽標準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由藍綠色變為灰赤色,并一同做試劑空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