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預制泵站助力城鎮防汛排澇
我國大部分地區每年都要經歷汛期的持續強降雨天氣,引發城市內澇,產生積水深、排水不及時的問題。很多地勢極低地段的積水需要長時間處理才能排盡,未排凈的雨水沉積還很容易發出臭味,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為了克服汛期排水防澇的短板問題,我們應當從哪里下手呢?
現下泵站是解決城市防洪排澇問題常見的處理方法,而傳統的混凝土泵站由于施工周期長、施工成本高、維護成本高等缺點,已經逐漸退出水利建設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新技術的一體化預制泵站。一體化泵站系統集成度高,施工周期短,通常一個月內就能完成生產和安裝。
以武漢的漢口為例,漢口位于武漢三鎮的中心位置,地勢較低,在過去每年的汛期里,城區地帶都會因為持續降雨出現積水,中山公園附近積水情況尤為嚴重。為了*解決類似問題,有關部門在該地建設一體化預制泵站,借助該設備的雨水、污水提升功能和*排水能力,克服了積水排放難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升一體化預制泵站的排澇能力,有關部門對污水管道網進行了改造,把積水較深道路的排水管道內徑加粗,由原本的400-600毫米加粗到800毫米。同時,為了緩解易積水地區的排水壓力,將一體化預制泵站抽排的積水轉排到附近的排水泵站,分散排水壓力。除此之外,還將打通易積水區域排水系統的擁堵節點,緩解該處泵站的工作壓力。
項目完工后,通過與以前幾年的數據對比,在相同強度降雨情況下,積水路段的排水速率提高了近3倍,*解決了積水排放難的問題。有關部門還推出了一系列一體化預制泵站建設措施,用來擴大排水范圍,提高城區防汛排澇的成效,具體包含:興建一體化提升泵站16座,擴建8座;更新改造老舊排水管道網24公里;增儲移動泵車80臺,建全77處積水地區排水處理預案;完善積水、河道監測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