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砷對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我國的水資源豐富,河流湖泊眾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工業化生產快速推進,給我國的水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據有關資料統計,在這些水資源的污染中,重金屬污染有著影響大,可恢復難度大的特點,長江的水體質量相對而言是較好的,但在對我國已連續發生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屬污染事件。我國的長江,在七大水系中,2009年以來,其他長江水樣的檢測中,發現不管是在水體樣本中的懸浮物和沉淀中,Cu 、Pb 、Zn 、Ni 、Co 、Cr 、As 、V 和Ti 等重金屬含量都已經嚴重超標。
本章慕迪小編將會和大家分享砷(As)對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對水的污染
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條件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據H.J.M.鮑恩估算,淡水為0.2~230微克/升,平均為0.5微克/升;海水為3.7微克/升。海洋中溶解的砷的形態主要是砷酸氫根和以甲基胂為主的有機砷化物。在海洋和土壤中,細菌可使砷甲基化成為甲基胂或二甲基胂。采礦和冶煉的廢渣,冶金、化工、農藥、染料和制革等部門的工業廢水,地熱發電廠的廢水,均含有砷。美國W.H.杜魯姆等于1971年取河川、湖泊水樣727件,其中79%含砷量不足10微克/升,21%大于10微克/升,總樣品中有2%大于50微克/升,高達1100微克/升。J.E.薩巴德爾和R.C.阿克斯特曼在1975年報道了新西蘭的地熱發電廠廢水中含有較多的砷,廢水排入河流,河水砷濃度高達 0.25ppm。被砷污染的水無色,無味,透明度不變,可降低生化需氧量。污水中砷濃度如大于1毫克/升,會影響污水凈化工程的凈化效率。砷化合物在水中相當穩定,但如水溫升高,沉積于河底的砷化合物會產生重新溶解的現象。砷對水生生物毒性很大。
防止污染措施
防治砷污染應該狠抓源頭,從污染源抓起。
加強水質的監測(可用水中砷在線分析儀進行在線監測),建立重點地區水流體中的砷污染預報機制,解決好高砷地區人畜用水及農業灌溉用水問題。避免砷進入食物鏈,是防治砷污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