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分析儀工作原理簡單敘述
閱讀:2487 發布時間:2018-2-9
氮分析儀能夠在惰性氣氛下,通過脈沖加熱分解試樣,由分非分解紅外檢測器和熱導檢測器分別測定各種鋼鐵、有色金屬和新型材料中氧、氮的含量。該儀器配置有兩個獨立的分別檢測高氧和低氧的紅外檢測池。氮則是通過雙重范圍的熱導池測量。樣品在高功率脈沖爐的石墨坩堝中加熱可達3000℃以上高溫,脈沖爐采用循環冷卻水。氮分析儀具有靈敏度高、性能好、測量范圍寬和分析結果準確可靠等優點。
氮分析儀分析過程是采用脈沖加熱預先放入石墨坩禍中的試樣,本法用脈沖爐作熱源,試樣在助熔劑的作用下,使其于高溫下熔融, 釋放出的CO 、N 2及H 2等混合氣體經400℃的稀土氧化銅生成CO 2、N 2及H 2O ,由高純氦載人紅外吸收池中,測出氧的百分含量后(也就是說O 和石墨反應生成了CO ),CO 2和H 2O 分別被堿石棉及過氯酸鎂吸收,再經色譜分離,導人電導池加以檢測,氮用熱導法測定。
金屬中氧的測定一般采用脈沖加熱-庫侖滴定法和脈沖加熱氣相色譜法
氮的測定則采用凱氏滴定法或脈沖加熱氣相色譜法
氮分析儀原理 系統高溫抽取試樣中的氮和氧,氧轉化為一氧化碳,用紅外光譜測定,氮氣用熱導池檢測。當大電流加在試樣后,采焦耳熱后快速加溫,在OUT —GAS 階段對坩鍋和助熔劑進行除氣處理,然后再加大電流升溫,進行試樣中氮氧的抽取。氧氣以一氧化碳的形式抽取出來,經過紅外光譜檢測(NDIR)得到氧濃度,然后再用氧化銅除去一氧化碳和氫氣,zui后用熱導池檢測得到氮的含量。 兩個工作過程:脫氣過程和熔融釋放過程。
氮分析儀原理:
熱傳導式氣敏材料依據不同可燃性氣體的導熱系數與空氣的差異來測定氣體的濃度,通常利用電路將導熱系數的差異轉化為電阻的變化。傳統的檢測方法是將待測氣體送人氣室,氣室中央是熱敏元件如熱敏電阻、鉑絲或鎢絲(如圖1 所示),對熱敏元件加熱到一定溫度,
當待測氣體的導熱系數較高時,將使熱量更容易從熱敏元件上散發,使其電阻減小,變化的電阻經過信號調理與轉換電路(能把傳感元件輸出的電信號轉換為便于顯示、記錄和控制的有用信號的電路),這里由惠斯登電橋來轉換成不平衡電壓輸出, 輸出電壓的變化反映了被測氣體導熱系數的變化, 從而就實現了對氣體濃度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