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靜電防護的常用措施
【導讀】 一般來說不產生靜電是不可能的,但有時僅僅產生靜電還不足以構成危害,真正的危險往往在于靜電的積聚以及由此帶來的靜電放電,因此防靜電的關鍵是如何使那些已經存在靜電荷的地方保持在一定的安全電壓以下。
一般來說不產生靜電是不可能的,但有時僅僅產生靜電還不足以構成危害,真正的危險往往在于靜電的積聚以及由此帶來的靜電放電,因此防靜電的關鍵是如何使那些已經存在靜電荷的地方保持在一定的安全電壓以下。電子儀器生產過程中常常采用接地、靜電泄露、耗散、中和、增濕,屏蔽等措施達到盡量防止和抑制靜電的產生和靜電積聚,或是使得已產生的靜電積聚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的目的,從而對靜電破壞進行防護。
溫濕度控制 保持一定濕度、溫度從表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環境濕度對人體活動產生的靜電電壓影響非常大,靜電防護區的相對環境濕度應控制在40%以上。在工藝條件許可時,可以安裝空調加濕、噴霧器等以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
另外,濕度一定時,溫度較高的區域會比溫度低的區域相對濕度小,因此保持較低的溫度對靜電防護也是有利的。
良好的接地系統
防靜電接地系統是接地泄漏的入地通道,是將接地的地面,墻面,工作臺,設備,儀器,腕帶等按工作區域使接地電荷順次入地的電氣聯結系統。
為了有效防止靜電產生危害,必需給靜電防護環境中的所有導體(包括人員)提供一條信道,使靜電在較短時間內(如O.1S)及時、安全地泄放,即通常所說的靜電接地。可靠的接地提供“等電位”效果,可以有效減少靜電對靜電敏感器件造成的傷害。
總之,一切與器件相接觸的物體,包括空間都應有防靜電措施,構成一個完整的靜電防護區域,基本的靜電防護工作區接地情況參見下圖:
該系統必須要有獨立的,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0ohm(防靜電地線不得接在電源零線上,不得與防雷地線共用,如使用三相五線制供電,其大地線可作為防靜電地線,但零線、地線不得混接)接地主干線截面積應小于100mm2,支干線截面積應小于6mm2,設備和工作臺的接地線應采用截面積應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導線 接地線顏色以黃綠色線為宜 接地主干線的連接方式應采用釬焊。實驗室地線埋設如圖所示。地線應埋在建筑物的陰面潮濕處地線可由一塊長600~700mm寬400~500mm厚4~5mm的紫銅板及釬焊在紫銅板上的引出線;截面積不小于100mm2的扁銅線<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