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重力儀比對及研制技術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滕吉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測繪研究所研究員楊元喜,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量院研究員李天初,中國計量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段宇寧,西安測繪研究所副所長孫中苗,以及來自中科院武漢物數所、中船重工707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人民解fang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航工業304所等單位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與此次會議。
圖片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攝影:張寧寧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物理技術委員會代表王謙身研究員向大會致辭。他闡述了重力觀測數據與儀器對于地球物理學的重要基礎作用,肯定了中國計量院在重力儀研發與應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深入交流,為推動國產地球物理儀器的研發和進步建言獻策。
中國計量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段宇寧致歡迎辭。他回顧了中國計量院從有資格參與比對,到成功主辦重力儀關鍵比對的歷程,希望各參會單位代表通過深入研討,加強在重力儀研發與應用領域的交流合作。
中國計量院研究員李天初作題為“實驗室型原子重力儀的比對和技術定位”的報告,論述了計量和重力測量的關系,展示了中科院武漢物數所、中國計量院、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4家單位原子干涉型重力儀在參加“第十屆重力儀比對”的初步比對結果,分析了原子干涉型重力儀在重力測量領域的技術定位。
中國計量院力聲所吳書清博士介紹了重力儀比對的意義與背景,匯報了由中國計量院主辦的“第十屆重力儀比對”初步結果,介紹了中國計量院開展交流合作情況以及構建國家重力計量基準的設想。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計量院、浙江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物數所、中航工業304所的科研人員分別匯報了各單位在基于原子干涉原理的重力儀研究進展和主要成果。來自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匯報了重力儀在地震監測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及重力儀關鍵部件研究。與會人員還圍繞我國原子干涉重力儀急需攻克的難題、不確定度分析、量值溯源性保障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據了解,由中國計量院主辦,美、法、德、日、韓等14個國家參與的“第十屆重力儀比對”初步結果已通過計量委員會質量及相關量咨詢委員會(CCM)相關工作組委員的充分討論。此次比對不僅檢驗了我國重力儀的實際水平和等效度,驗證了基于宏觀、微觀兩種不同測量原理在重力測量上的一致性,更使重力基準點移出歐洲、落戶北京,為推動我國重力測量關鍵技術進步和儀器自主研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研討會結束后,會議代表參觀了中國計量院重力基準實驗室。會議由中國計量院主辦,中國測繪學會大地測量與導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物理技術委員會協辦。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