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直奔1.5?!偏強運行中如何看準品質,規避風險?
近期小麥市場一片紅火,新季小麥大量上市,價格面臨回落壓力,但在糧庫持續收購、基層惜售情緒的支撐下,推動小麥價格穩中趨強。
前日更有企業沖破階段性高點,漲至1.5元!陜西金沙河漲1分,報價1.5元/斤。不免讓人心中泛起漣漪,小麥要重回1.5元時代了?
01 高價位下暗藏下落風險
目前,各地儲備庫小麥收購價格維持高位,提振市場看漲情緒,刺激糧商、企業對標糧庫價格積極提價建倉,小麥價格整體延續上漲態勢。從當前報價情況來看,糧庫收購價格多在1.4-1.45元/斤,個別達到了1.5元/斤,帶動制粉企業不斷跟漲,全國小麥企業收購價格均值再次站上1.4元/斤。
一方面,今年整體產情有保障,且有陳麥、進口小麥進行補充,市場整體供應依舊寬松;夏季正處面粉消費淡季,面粉走貨不暢,又有芽麥流入飼用領域擠占麩皮需求空間,企業加工利潤欠佳,收購較為謹慎,大多不愿做大庫存。
另一方面,新季小麥開秤價格比去年低,而種植成本卻明顯提高,基層心理落差大,惜售明顯,貿易主體看好后市優質小麥,多持觀望態度;小麥質量分化,區域間糧源流通頻繁,且糧庫持續高價收購,支撐小麥價格。
02 小麥糧質分化,優質糧源緊張
糧庫對小麥質量要求偏高,今年小麥質量分化,面對相對稀缺的優質糧源,也只能不斷抬價,以價換量;面粉廠出于對品種與價格的考慮,廠家也更傾向于品質穩定的優質小麥糧源。
目前市場各方主體博弈激烈,三季度各地區間的小麥價格差異仍將明顯,優質優價現象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迅速判斷小麥品質,用合理的價格的收購到品質較好的小麥十分重要。無論是后市是漲是跌,都可以憑借品質優勢做到趨利避害,實現利益提升。
那么大家該如何在買賣中精準判斷小麥品質,實現按質論價,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呢?
03 近紅外三分鐘無損檢測
在收購環節中,小麥的水分與蛋白質含量是衡量加工品質的重要指標。傳統檢測方法的時效性和數據量已經無法滿足客戶日益提高的質量要求,只有做到現場檢測、現場采購才能把握商機,增加應得利潤。近紅外技術作為一項快速、無損的新技術,正在逐漸在行業中得到應用。
1.小巧便攜,隨走隨用
國產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設計小巧輕便,用戶可隨走隨用,攜帶至現場、糧倉和原料進料區進行快速分析,大大節約時間成本。
許多企業都使用它作為判定小麥入場資格的工具,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放置在磅房測定小麥的入廠標準。
2.簡潔易懂,一鍵輸出多個指標
儀器界面采用人性化設計,簡潔易懂,點擊屏幕右下角的開始按鈕即可開啟一鍵檢測。
僅需三分鐘,水分、蛋白質、濕面筋的指標數據便可全部顯示在界面上,即使是新手也可以迅速上手操作。
3.檢測成本低,性價比高
檢測前無需復雜的預處理,且不涉及任何化學試劑。僅化學試劑一項,便可幫企業節省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的成本。
與國外同類儀器相比,國產儀器性價比更高。多年來收集了全國范圍內的小麥樣品,檢測數據更本土化,買賣雙方更容易在交易中達成一致,減少降價和退貨現象的發生。
小麥價格階段性走強,但仍沒有沖破當前價格區間,預計短期內小麥價格仍在區間內震蕩,近紅外技術就是在震蕩中有效減少貿易糾紛,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