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廣州雙螺旋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傳染性脾腎壞死病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俗稱鱖爆發性傳染病,是以脾、腎壞死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淡水養殖的翹嘴鱖中,具有很高死亡率,可引起淡水養殖鱖魚爆發性死亡,嚴重危害我國鱖魚養殖業發展,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鱖是ISKNV的自然宿主和敏感宿主。草魚和加州鱸是ISKNV的實驗宿主,可以導致加州鱸出現虹彩病毒癥狀并發病死亡,受感染的草魚不出現臨床癥狀和死亡,但能觀察到特征性的病理特征。ISKNV也可感染尖吻鱸、擬石首魚、鯔、斜帶石斑魚、大口黑鱸、非洲燈籠魚和閃電麗魚等50多種海、淡水養殖魚類。
01
病原: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屬虹彩病毒科,病毒有囊膜,二十面體,直徑125~145nm,病毒基因組為雙鏈DNA。
02
易感對象
鱖魚
03
主要表現癥狀
發病鱖魚身體失去平衡,易離群漫游,同時有缺氧癥狀。鰓蓋、口腔周圍、下頜、胸鰭、腹鰭充血。
偶爾還伴有眼球突出癥狀,鰓絲失血發白,時常伴有爛鰓及寄生蟲感染,容易引起誤診。
解剖后腹腔內常伴有腹水,肝臟呈現白色,有出血點,腎脾腫大,有的能看見明顯的出血點。腸內充滿黃色物質。
04
流行特點
1. 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28~30℃是該病的最適流行水溫,水溫在20℃以下很少發病。該病在寶應地區主要發生在6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期間高溫階段有暫停期),11月中下旬水溫下降后死亡率大幅下降。
2. 發病急,死亡率高
發病塘口早期每天死亡十幾尾,幾天內可增至上百尾,甚至上千尾,死亡率達90%以上。
3. 對外部條件刺激極為敏感
季節交替、氣候突變、晝夜溫差大、水環境惡化、其他病原感染、用藥不當等均可誘發或加 劇病情。
4. 可致死及病情反復
可單獨感染致死,也可因感染后抵抗力下降伴隨著多種寄生蟲、細菌感染致死或病情反復。
05
檢測方法
1、旋達檢測
旋達檢測致力為客戶提供動物疫病診斷與防控服務解決方案,服務范圍涵蓋樣品檢測、病害診斷、疫情監測預警、生物檢測實驗室建設指導、生物防控體系規劃等,擁有CMA認證的實驗室和專業的檢測技術團隊,嚴格把控檢測過程,檢測結果更加準確權wei。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