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噴墨打印一定不陌生。幾乎天天都會接觸到。
噴墨打印,就是將電子文檔傳輸至打印機,打印機按照文檔圖像選擇性噴出墨水,即可打印出與電子文檔內容相同的實物。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
那大家對3D打印技術了解多少呢?同樣是打印,3D打印和噴墨打印,是截然不同的。
20世紀90年代,查爾斯·赫爾首先發明了將三維立體模型打印成為三維實物的技術,當時被稱為立體光敏技術(SLA),這是人類早開發的一種3D打印技術。目前普遍被人們所接受的3D打印技術可以由如下概念所描述:用計算機軟件將需要制備的零件三維模型切割成等分的薄層,在機床上鋪一層粉,用粘結劑(通常為光敏固化材料)噴灑在需要被固定的位置,然后鋪上下一層粉,再噴灑粘結劑,循環往復,被激光固化的樹脂材料會使粉末粘接牢固,后去除周圍多余的粉料,3D打印零件就完成了。
3D打印是一種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原料可以是金屬、陶瓷或是樹脂材料,“光”可以是激光、電子束、離子束。按照原材料及固化方式的區別,人們將3D打印技術進行了延伸,目前主流的3D打印技術包含熔融沉積制造( FDM )、激光光固化(SLA)、電子束熔融(EBM)、激光選區熔融(SLM)等等。
3D打印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了。而是開始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汽車制造、文化創意和個性化制造等領域。
與傳統的制造方式相比,3D打印有哪些優點呢?
首先,3D打印是增材制造,無需切削加工,減少了大量原材料浪費;
其次3D打印可以一次成型,大尺寸復雜的零部件可以快速制備,同時也節省了模具制造;
此外,3D打印可控,產品可溯源。
2016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及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并提出在全國大力發展增材制造產業鏈,大力推動增材制造技術應用,加快發展增材制造服務業。
預期2020年至2025年,增材制造行業將迎來較快發展。
3D打印面臨的挑戰
3D打印擁有很多優點的同時,肯定也有其缺點。并且,它的發展同樣也面臨著不少的挑戰。
3D打印存在著諸如強度不高、尺寸收縮、材料匱乏等缺陷。
對此,有必要對影響強度、尺寸等因素的表面形貌、內部金相組織等因素進行探討;
此外,3D打印后的零部件往往需要經過表面后處理才能夠終作為產品運用,因此表面粗糙度的評估對零件的防護圖層附著性、摩擦磨損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
解決方案
對此,奧林巴斯都有完整的技術方案進行應對。
新推出的DSX1000光學數碼顯微鏡針對表面形貌和金相組織能夠提供多種觀察方式;
LEXT共聚焦顯微鏡提供符合ISO25178標準的非接觸式粗糙度測量解決方案。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