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電線電纜行業
閱讀:496 發布時間:2016-2-25
截止1016年2月1日線纜行業大量重復建設造成了產能過剩,普通電線電纜生產裝備利用率普遍不足40%。截至2014年底,中國已建或在建的立塔總數已超過了80座,保守估計已達到或超出了除中國外的所有國家電纜企業的立塔總數量。
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中,外資企業占有相當比重。來自歐洲的耐克森、比瑞利以及來自日本的古河、住友都在我國線纜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外資企業在產品市場上的優勢更加明顯。從未來的發展看,各行各業對線纜產品的需求將向著高性能、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國內企業若想在企業的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必須在產品性能上逐步縮小與*企業之間的差距。
在國內企業的競爭中,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相比占有明顯優勢。民營企業大多為較新的企業,運營負擔小,經營靈活,發展快速;相比之下電線電纜行業中的國有企業老廠較多,各方面負擔沉重,總體缺乏創新發展意識,因此在與民營企業的競爭中往往處于下風。據數據顯示,2014年,華東地區電線電纜行業銷售規模zui大,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達到63.77%,其次是華南地區,銷售收入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11.97%。其他地區銷售收入均在10%以下。
由于我國集中度較低,因此為數小型企業的銷售收入占據較大比重。小型企業收入占比52.11%,中型企業銷售收入占比28.12%,大型企業銷售收入占比19.78%。而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大型企業占比一般都在70%以上,故我國存在企業兼并的內生動力,這樣才可以提高*,從而提高電線電纜產品的話語權。2014年,私營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將近一半,達到48.89%,其次是其他性質企業,銷售收入占比22.1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的銷售收入占比18.57%,股份制企業的銷售收入占比5.95%,而國有企業的銷售收入僅占全行業總收入的1.72%。
從行業競爭結構解讀來看,2014年,內公司的數量為3777多家,行業80%以上為中小企業,沒有一家公司處于掌控產業價格的定位的地位,行業歸納為分散型產業。分散型產業的特征是低進入障礙,且產品為商品化產品,較難予以差異化。此外,在低進入障礙,加上消費者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行業會有更多的商家進入,在產品無差異的情況下,各企業尤其是低端市場只能借由價格的降低來吸引消費者消費,結果造成產業利潤壓縮,迫使某些公司離開產業或驅退潛在新進入者,這種動蕩的情況須到產能和需求相符合時才會趨于平穩。
特種架空線。有特殊要求的特種架空線我國雖能生產,但在高耐熱、高耐蝕、抗蠕變、柔軟性、高導電等技術性能上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又
如分裂式架空線,在耐蝕、防振、防冰雪、低電暈損耗、低弧暈損耗、低弧量、倍容量等技術性能指標上存在差距。為了滿足三峽等重大工程的需要,特種架空線需在產品品種、產品性能上大力開發和提高。
核電站電線電纜。核電站電纜分布在核站的核島、常規島和BOP各部分,用于電力傳輸、控制、計算機、儀表等,一座核站所需電纜的種類基本與火電站相同。但由于核電站電纜對無鹵、低煙、低毒等技術性能要求十分嚴格,我國目前僅能生產制造核島外圍用電線電纜,其余目前大多只能依賴進口。按照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設定,若要在2020年完成非石化能源比例達15%的目標,我國核電規模至少達到7500萬千瓦以上,而目前國內的核電裝機量只有900萬千瓦,未來有高達7到8倍的增長空間。因此核電站用電纜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低煙低鹵、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該產品主要用于地鐵、隧道、石油平臺、船舶、電站等一些重要場所,上述相關行業在“十二五”期間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狀態,如國內的地鐵建設與完善,鐵路網絡的的全面建設(包括高鐵網絡),這必將進一步刺激對相關高性能環保型低煙低鹵及低煙無鹵類線纜產品的大量需求。
汽車用配線。“十二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2015年,汽車年產量達到2 500萬輛,比較“十一五”期間的1 600萬輛左右,預 計增幅達56%,因此對汽車用配線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小增長。該產品今后的發展趨勢是耐高溫、高阻尼、薄壁型和屏蔽型汽車用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