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HQSG-C防爆聲光報警裝置的預警作用實現原理是什么
閱讀:75 發布時間:2025-4-25HQSG-C防爆聲光報警裝置的預警作用實現原理是什么
HQSG-C防爆聲光報警裝置的預警作用實現原理基于傳感器監測、信號處理、防爆結構設計及聲光報警輸出四大核心環節,通過多級響應機制在電氣故障發生前或初期實現精準預警,具體原理如下:
一、傳感器監測與信號轉換
1、多參數傳感器部署
氣體泄漏探測:采用催化燃燒式或紅外吸收式傳感器,實時監測可燃氣體(如甲烷、氫氣)濃度,響應時間≤5秒,檢測下限達1%LEL(爆炸下限)。
電氣故障監測:集成電流互感器、電壓傳感器及溫度探頭,監測過載電流(超額定值120%)、電壓波動(±15%閾值)及局部溫升(速率>5℃/min)。
電弧光檢測:通過紫外傳感器(波長200-280nm)捕捉電弧放電特征光譜,對0.1ms級電弧事件敏感,誤報率<0.1%。
2、信號預處理
傳感器將物理量轉換為4-20mA電流信號或RS485數字信號,經濾波電路消除電磁干擾(抗干擾能力≥10V/m),再由ADC模塊轉換為數字信號供控制單元分析。
二、防爆型控制單元處理
1、閾值比較與邏輯判斷
控制單元內置微處理器,將傳感器數據與預設閾值對比。例如,當甲烷濃度達10%LEL時觸發一級預警,電流超載至3倍額定值時啟動三級緊急報警。
支持多參數聯動判斷,如“溫度>85℃且電流突增200%"時直接判定為電弧故障。
2、防爆電路設計
采用本安型(Ex i)或隔爆型(Ex d)電路,限制輸出能量(電壓≤12V,電流≤100mA),確保故障電弧不引燃外部爆炸性氣體。
信號傳輸通過光纖或本質安全型電纜,避免傳統導線在故障時產生電火花。
三、聲光報警輸出機制
1、分級聲光報警
一級預警:間歇蜂鳴(1Hz)+ 黃色LED閃爍,提示操作人員注意(如電流波動±10%)。
三級緊急報警:高頻脈沖音(5Hz)+ 紅色爆閃LED(亮度≥500cd/m2),同步啟動風機或切斷電源。
報警聲壓級覆蓋85-120dB(A),光信號可見距離≥100米,穿透濃煙能力達50米。
2、無線互聯與聯動控制
支持LoRa/ZigBee無線組網,將報警信息傳輸至中控室,聯動消防噴淋、通風系統等設備。
例如,油氣儲罐區報警時,自動關閉進料閥門并啟動惰性氣體吹掃,響應時間≤3秒。
四、防爆結構與適應性設計
1、隔爆外殼防護
外殼采用不銹鋼或鋁合金材質,厚度≥6mm,承受1MPa內部爆炸壓力,防護等級達IP66/IP67,適應-40℃至+70℃環境。
電纜引入裝置通過防爆格蘭頭密封,間隙填充防爆膠泥,確保防爆完整性。
2、冗余設計
雙傳感器互為備份,電源模塊支持市電/UPS雙路供電,故障自診斷功能實時監測傳感器漂移(誤差>5%時報警)。
HQSG-C防爆聲光報警裝置的預警作用實現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