氘燈電源的制作方法
閱讀:686 發布時間:2019-6-6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紫外和真空紫外波段的輻射已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空間科學、環境科學、醫療衛生及許多其他科學生產領域。作為這個波段范圍的標準光源的氘燈能發出較強的紫外輻射,穩定性、復現性好,壽命長,體積小,使用方便。等離子體輻射源和同步輻射源以其本身具有的優點作為標準輻射源使用,其量值通過氘燈進行傳遞。利用氘燈可以測量各種紫外光源、探測器、材料的光譜特性。特別是應用于飛行儀器的校準光源,用于標定氣球、火箭和衛星中的一些天文儀器的光譜特性,如衛星光譜儀、太陽光譜儀等。對于氘燈光輻射通量或發光強度主要的影響除了氘燈本身的制作工藝外就是氘燈電源的影響。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氘燈都應用在光譜儀器中,光譜儀器的不穩定,90%以上是由于氘燈光源的不穩定所導致。
氘燈是在氫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氫燈相比,它有輻射強度高、穩定性好、壽命長等優點。當氘燈工作時,即燈絲通電加熱后,發射出自由電子,陽極加上電壓,這時,自由電子在電場的加速下向陽極運動。在這過程中,自由電子與氘分子發生非彈性碰撞,使氘分子處于激發態,當其返回原來的狀態或較低的能態時,就以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而發光。氘燈能產生波長370nm-165nm內的連續輻射,其下限由拉曼分子的線輻射決定,上限由巴爾麥線譜限制。在波長370nm-400nm之間的連續譜上迭加一些線光譜。
氘燈點亮前需給燈絲進行預熱,達到預熱效果后方可點燈,點燈需要在其陽極A和陰極K之間加上300伏以上的瞬態電壓,然后A,K之間保持(75±15)的電壓,這樣氘燈方可點亮。為維持其光度的穩定性和延長其點燈的壽命,燈點亮后需要撤除燈絲電壓或將其降低到很底的范圍內,300V的觸發電壓僅維持短暫的時間,A,K之間要維持300mA的高精度電流,這樣氘燈才能發出穩定的光譜。若氘燈電源的穩流性不夠,導致氘燈發出的紫外光譜不夠穩定,則無法在相應的儀器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