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工業物聯網--傳感器或將迎來黃金時代
閱讀:934 發布時間:2018-7-4 在《工業物聯網 (2017版)》中,描繪了工業物聯網的技能趨勢,在終端智能化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底層傳感器設備自身向著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開展,另一方面是工業控制體系的開放性逐步擴展,使得工業控制體系與各種事務體系的協作成為可能。
咱們觀察到,隨著物聯網、云核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興起,傳感器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布局的戰略高地。2017年11月20日,我國工信部也正式下發了《智能傳感器工業三年行動攻略(2017-2019)》。
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存儲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成傳感器、通訊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體系級產品。《攻略》中規劃了經過核心技能攻關工程推進傳感器工業向中晉級,建立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推進技能、人才、工藝全面提高,而且啟動工業鏈晉級工程三項專欄工程完善工業生態布局。
當前,我國一批企業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技術實力。自主研發能力提升,設計、制造、封裝等環節產生了一批創新成果,部分技術領域打破了壟斷。此外,隨著傳統半導體代工和封測廠商進入智能傳感器領域,國內產業組織模式以專業化分工明確的虛擬IDM模式為主。根據《指南》,到2019年,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產業生態較為完善,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先進企業,技術水平穩步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供給能力有效提高。
紐倫堡的中國傳感器身影:用品質助力中國智造,用匠心贏得市場
6月26日,在德國開幕的紐倫堡傳感器展上,傳感器廠商攜核心產品、新產品亮相,一展覽盡千萬種傳感器核心。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傳感器的身影,上海立格的單晶硅差壓傳感器、高過載單晶硅壓力傳感器、單晶硅壓力傳感器悉數呈現,同時還見證了新一代單晶硅多參數傳感器的*。
專業傳感器生產商,和RFID、芯片制造商一樣,處于工業物聯網的設備制造環節。德國紐倫堡傳感器展已經連續18年如火如荼開展,傳感器對工業4.0智能制造所承擔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現階段我國制造行業的一些公司已經在利用IIOT來提高生產力并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傳感器、處理能力和數據存儲的發展及普及,主流工業企業及其競爭力將會轉向IIOT以保持競爭力,并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研究顯示,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超過5000億美元,并將持續高速增長。到2030年,預計工業物聯網為世界經濟帶來的收益至少在10萬億美元;而基于持續增加的投入估計,到2030年,工業物聯網帶來的收益可達到14萬億美元。屆時,傳感器生產商也將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