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原理
凝點測定儀基于液體在低溫下物態變化的特性,通過控制樣品溫度,檢測其從液態向固態轉變的關鍵節點——凝點。當樣品溫度降至凝固點時,其流動性顯著降低,釋放出凝固潛熱,儀器通過溫度傳感器和光學檢測系統捕捉這一物理變化。具體而言,樣品被置于恒溫測試槽中,制冷系統以1-2℃/min的速率降溫,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樣品溫度,光學檢測模塊通過觀察液面是否移動判斷流動性變化。當液面停止移動時,系統記錄當前溫度為凝點。
自動化測量方法
現代凝點測定儀通過集成化控制系統實現全流程自動化:
樣品預處理:自動攪拌裝置確保樣品均勻性,避免溫度梯度影響測量精度。
溫控系統:采用高精度制冷機與加熱器,結合PID算法,實現±0.1℃的溫控精度。
凝點探測:結合視覺檢測(如攝像頭)與光電傳感器,當液面靜止超過1分鐘時觸發信號。
數據處理:內置微處理器實時記錄溫度曲線,自動生成凝點報告,支持數據導出至云平臺。
技術優勢
高精度:光學檢測與溫度傳感器的雙重驗證,重復性誤差≤2℃。
高效率:單次測試時間縮短至15-20分鐘,較傳統方法提升3倍。
智能化:支持遠程監控、故障自診斷及自動校準功能,降低人工干預需求。
應用場景
該技術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潤滑油等行業,用于評估油品在低溫環境下的流動性,確保產品質量符合ASTMD97、GB/T510等國際標準。未來,隨著AI算法的引入,凝點測定儀將進一步實現預測性維護與自適應優化。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