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刻認識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根本保證;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搶占發展先機的動力來源。
新時代以來我國新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5億千瓦、達到15.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成為電力裝機的主體,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突破50%。
青海德令哈光熱電站裝機容量50兆瓦,配置熔鹽儲能系統,設計年發電量1.4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4.6萬噸標準煤。圖源:國家能源局
2012年以來,我國風電增長了6倍,年均增長20%左右;光伏增長了184倍,年均增長60%左右。自2020年以來,我國風電光伏連續3年新增裝機超過1億千瓦,其中2023年新增2.9億千瓦,約占全球風電光伏新增裝機的63%。
2023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7.3%,全國光伏平均利用率98%,新能源發電量不斷增加,占比穩步提高,在能源電力保供中的作用不斷凸顯。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1.43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5.8%,高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
我國新能源行業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鈣鈦礦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實驗室認證效率突破33.9%,刷新世界紀錄。風電和光伏開發成本十年來分別下降了60%和80%,風電平均度電成本降至0.26元、光伏度電平均成本降至0.31元,實現平價上網。
我國新能源減碳貢獻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推動者。2022年,我國單位GDP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663瓦/萬美元,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1倍、美國的4.8倍。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直接減少碳排放約22.6億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5.7億噸,合計減排約占全球的41%,分別相當于美國、加拿大、印度、德國的2.5倍、4.1倍、7.0倍、8.6倍。
要準確把握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據測算,我國風電的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00億千瓦,光伏發電的技術可開發量超過450億千瓦。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將達到50億千瓦以上,約是目前裝機總量的5倍。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