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析出測定儀的流程有幾個步驟
閱讀:788 發布時間:2023-4-12
油泥析出測定儀是用于評估潤滑油抗沉淀能力的儀器。其工作原理是將待測樣品加熱并冷卻,以模擬潤滑油在高溫下運行后在低溫下沉淀形成的油泥。在加熱過程中,油中的雜質和添加劑會聚集并形成可視的晶體,稱為沉淀物。在冷卻后,沉淀物會被離心分離,并通過重量測定來確定樣品中的油泥析出量。根據ASTM D892標準,該儀器使用四個不同溫度進行測試,分別為40℃、50℃、60℃和70℃。
下面是該儀器的操作流程:
1.準備樣品:從待測試的石油產品中取一定量(通常為50~100 ml)的樣品。如果需要對樣品進行前處理,例如過濾或離心,應在此步驟完成。
2.添加試劑:將一定量的沉淀試劑(通常為10~20 ml)加入樣品中,并充分攪拌,使樣品與試劑充分混合。
3.放置攪拌:將樣品與試劑混合物靜置15分鐘,以便油泥顆粒與試劑發生反應。
4.振蕩:使用振蕩器以相同的頻率和幅度振蕩所有樣品。
5.離心:將樣品放入離心機中,離心速度為5000 rpm,持續10分鐘,以分離出沉淀。
6.讀取結果:將離心管取出,檢查底部沉淀的顏色和數量。根據標準比色圖或分級表,確定沉淀顏色對應的油泥含量,并記錄結果。
7.清潔:及時清潔設備,避免污染下一次測試的樣品。
油泥析出測定儀的操作流程包括樣品準備、添加試劑、放置攪拌、振蕩、離心、讀取結果和清潔等步驟。這一過程需要嚴格按照儀器說明進行操作,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