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業內窺鏡的起源及應用
閱讀:681 發布時間:2020-11-9
內窺鏡檢測是近年來隨著工業內窺鏡生產制造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檢測技術,通過工業內窺鏡的檢測,工作人員可以對壓力容器和管道焊縫的缺陷尺寸和缺陷特征進行準確的判斷。通過定期檢測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發現使用過程中有無新生缺陷,這樣可以及時提醒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達到設備及人員安全性的目的。
關于工業內窺鏡的起源及應用:
內窺鏡是一種多學科通用的工具,其功能是能對彎曲管道深處探查,能觀察不能直視到的部位,能在密封空腔內觀察內部空間結構與狀態,能實現遠距離觀察與操作。若要刨根問底的探索“用某種工具觀察人體內部”這一內窺鏡的起源的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及古羅馬時代。
工業內窺鏡主要用于汽車、航空發動機、管道、機械零件等,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壞組裝及設備停止運行的情況下實現無損檢測,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航空、汽車、船舶、電氣、化學、電力、煤氣、原子能、土木建筑等現代核心工業的各個部門。
國內在20世紀70-80年代開始從國外引進內窺鏡產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產品內部多余物控制及一些零部件的質量檢查。而儀器種類繁多,工業內窺鏡就是其中之一。國內內窺鏡檢測已進入了實用階段,越來越多地運用于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并發展成為一種常規的檢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