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塊上表面粗糙度數值越大越光滑嗎?如何計算?
導語:在標準的應用過程中,可以看到無論是試塊要求還是檢測面要求,均提到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即(Ra),那么何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數值大表面光滑,還是數值小表面光滑?表面粗糙度(Ra)代表什么?如何計算?如何測試等等?同編者一同帶著疑問,逐條去了解。
一、什么是表面粗糙度?
經過機加工的表面,不可能是的平整和光滑的,實際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宏觀的或微觀的幾何誤差。表面粗糙度是反映微觀幾何誤差的一個指標,即微小的峰谷高低程度及其間距狀況。
二、表面粗糙度數值大表面光滑,還是數值小表面光滑?
數值越大表面越粗糙,數值越小表面越光滑。
三、表面粗糙度(Ra)代表什么,值如何計算?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 Ra:在取樣長度(lr)內輪廓偏距值的算術平均值。在實際測量中,測量點的數目越多,Ra越準確。Ra的計算公式參考下式及下圖。
在取樣長度范圍內,對輪廓偏距(包絡中任一點與X軸的距離)取值的算術平均值。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即對包絡形成的面積進行積分(即個點輪廓偏距求和),再算平均值。
四、表面粗糙度的符號表示及意義?
五、表面粗糙度(Ra)值的測試方法
A、比較法
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于車間現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值的方法。 比較時可以采用的方法: Ra > 1.6μm 時用目測,Ra1.6~Ra0.4μm 時用放大鏡,Ra < 0.4μm 時用比較顯微鏡。比較時要求樣板的加工方法,加工紋理,加工方向,材料與被測零件表面相同。
B、觸針法
利用針尖曲率半徑為2微米左右的金剛石觸針沿被測表面緩慢滑行,金剛石觸針的上下位移量由電學式長度傳感器轉換為電信號,經放大、濾波、計算后由顯示儀表指示出表面粗糙度數值,也可用記錄器記錄被測截面輪廓曲線。一般將僅能顯示表面粗糙度數值的測量工具稱為表面粗糙度測量儀,同時能記錄表面輪廓曲線的稱為表面粗糙度輪廓儀。這兩種測量工具都有電子計算電路或電子計算機,它能自動計算出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輪廓大高度Ry和其他多種評定參數,測量效率高,適用于測量Ra為0.025~6.3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六、實例應用
如標準中CS-3試塊,對照以上應該明確:Ra≤3.2μm。試塊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