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一個月 |
應用領域 |
化工,生物產業,制藥/生物制藥 |
綿羊補體片段3b受體試劑盒?,運用 ELISA 雙抗夾心法測含量。經加樣、孵育、顯色等操作,酶標儀測吸光值并依標曲定量,靈敏特異,助綿羊免疫研究、疾病防控及養殖管理。
綿羊補體片段3b受體試劑盒
綿羊補體片段3b受體試劑盒,是一款針對綿羊樣本,專門用于精準檢測補體片段 3b 受體含量的專業工具,在綿羊免疫研究、疾病防控以及畜牧養殖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補體系統是機體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抵御病原體入侵、免疫調節等方面至關重要。補體片段 3b 受體作為補體系統中的關鍵成員,主要表達在多種免疫細胞表面,如紅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其主要功能是識別并結合補體激活過程中產生的補體片段 3b(C3b),進而介導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包括免疫黏附、調理吞噬、免疫復合物清除等。在綿羊體內,CR1 的表達水平和活性狀態直接影響其免疫功能的強弱。例如,當綿羊遭受病原體感染時,補體系統被激活,產生的 C3b 與 CR1 結合,促進免疫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和清除,從而幫助綿羊抵御疾病。同時,CR1 的異常表達或功能障礙可能導致免疫紊亂,引發各種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等。
該試劑盒通常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技術,基于雙抗體夾心法原理。試劑盒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已包被抗綿羊 CR1 抗體的微孔板,當加入經過處理的待測樣本(如綿羊血清、血漿、免疫細胞裂解液等)時,樣本中的 CR1 會與固相化在微孔板表面的抗體特異性結合。試劑盒內還配備了一系列不同濃度梯度的 CR1 標準品,用于構建標準曲線,通過與樣本檢測結果對比,實現對樣本中 CR1 的準確定量。此外,含有酶標抗綿羊 CR1 抗體,其能與已結合在固相抗體上的 CR1 進一步結合,形成 “固相抗體 - CR1 - 酶標抗體" 的夾心結構。顯色劑一般選用四甲基聯苯胺(TMB),在酶標抗體中酶的催化作用下,TMB 發生顯色反應,顏色的深淺與樣本中 CR1 的含量呈正相關。終止液用于停止顯色反應,各類緩沖液則保證整個檢測過程在適宜的環境下進行。
在實際檢測操作時,首先將標準品和經過預處理的待測樣本加入到包被有抗體的微孔板中,在適宜的溫度(如 37℃)下孵育一定時間(一般為 30 分鐘至 1 小時),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孵育結束后,用洗滌緩沖液對微孔板進行多次洗滌,去除未結合的物質,減少非特異性反應。接著加入酶標抗體,再次孵育,讓其與已結合的 CR1 結合。隨后進行新一輪洗滌,確保未結合的酶標抗體被徹di清除。之后加入顯色劑 TMB,在適宜條件下反應,當顏色變化達到合適程度時,加入終止液。最后,使用酶標儀在特定波長(一般為 450nm)下測定各孔的吸光度(OD 值)。將樣本的 OD 值與預先繪制好的標準曲線進行對比,即可精確計算出樣本中 CR1 的濃度。
綿羊 CR1 試劑盒具有靈敏度高的特性,能夠檢測出樣本中極微量的 CR1;特異性強,可有效識別和區分 CR1 與其他類似物質,降低誤檢概率;重復性好,不同批次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在綿羊養殖實踐中,養殖者可通過定期檢測綿羊血液或免疫細胞中的 CR1 含量,評估羊群的免疫狀態,及時調整飼養管理措施和免疫程序,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在科研領域,科研人員利用該試劑盒深入研究 CR1 在綿羊免疫應答中的作用機制,探索新的免疫調控策略,為綿羊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在獸醫臨床方面,可輔助診斷與免疫功能異常相關的疾病,為疾病的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