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廣東科文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8日做客人民網就“共建‘一帶一路’ 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話題與網友展開交流。
歐曉理稱,“一帶一路”倡議于2013年寫入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正式成為我國重大的國家發展戰略。無疑,“一帶一路”是一個長期性的大戰略,相對于這個戰略的長期性,過去這三年實際上是短短的一瞬,但是由于中國的努力,加上社會的響應,其成效遠超預期。
歐曉理指出,“一帶一路”之所以能夠取得超出預期的成效在于,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提出來的“三共”原則,即共商、共建、共享。
歐曉理認為,“共商”解決了“怎么建”的問題。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以后一直反復強調,要與沿線國家的發展規劃、發展戰略、長遠考慮進行對接。所謂戰略對接,就是我們要考慮到沿線國家的關切、利益,而且這個戰略對接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有些國家跟人家談合作的時候,可能要帶著他們自認為“政治正確”的一些標準,比如說民主、人權等等來談合作。中國則講究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尊重各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和國家治理模式的選擇。“共建”解決了“誰來建”的問題。我們強調各個國家要加強政策的溝通,要開展更廣領域、更寬范圍、更高層次的合作,利益、責任、命運捆在一起、系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我們在推進的過程中也強調第三方合作的重要性,所謂第三方合作,就是我們希望域外的國家,加入進來、尋找共同發展商機,各個國家發揮自己不同的優勢,一起合作、利益共享。zui值得稱道的一點,在共建的過程中,體現出中國制度的*性。中國在推進過程中遵循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商業運作的模式,企業走在前面、項目跟著企業、金融服務機構緊隨其后,政治領導人直接推動。這種的協同推進模式,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效仿。
“共享”解決了“為誰建”的問題。“一帶一路”的建設,我們毫無隱諱地說,其中當然有中國的利益,“一帶一路”建設不是扶貧、不是援外。但是中國的利益是與合作伙伴的利益捆在一起,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東莞市科文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將嚴格貫徹執行國家“一帶一路”搞好生產建設,資源“共享”努力為國家做出貢獻!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