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無線測溫儀系統)
最近更新時間:2022-1-26
提 供 商:北京鴻鷗成運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資料大小:71KB
文件類型:WORD 文檔下載次數:2606次
資料類型:未知文件瀏覽次數:719次
相關產品: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2 術語、符號
2.1 術 語
2.1.1 大體積混凝土 mass concrete
混凝土結構物實體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
2.1.2 膠凝材料 cementing material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鹽水泥與活性礦物摻合物的總稱。
2.1.3 跳倉施工法 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將超長的混凝土塊體分為若干小塊體間隔施工,經過短期的應力釋放,再將若干小塊體連成整體,依靠混凝土抗拉強度抵抗下一段的溫度收縮應力的施工方案。
2.1.4 *變形縫 permanent deformation seam
將建筑物(構筑物)垂直分割開來的*留置的預留縫,包括伸縮縫和沉降縫。
2.1.5 豎向施工縫 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因混凝土澆筑停頓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適當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預留縫。
2.1.6 水平施工縫 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因混凝土澆筑停頓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適當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預留縫。
2.1.7 溫度應力 thermal stress
混凝土的溫度變形受到約束時,混凝土內部所產生的應力。
2.1.8 收縮應力 shrinkage stress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受到約束時,混凝土內部所產生的應力。
2.1.9 溫升峰值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ture
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的高溫升值。
2.1.10 里表溫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er and surface
混凝土澆筑體中心與混凝土澆筑體表層溫度之差。
2.1.11 降溫速率 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ture
散熱條件下,混凝土澆筑體內部溫度達到升溫峰值后,單位時間內溫度下降的值。
2.1.12 入模溫度 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
混凝土拌合物澆筑入模時的溫度。
2.1.13 有害裂縫 harmful crack
影響結果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縫。
2.1.14 貫穿性裂縫 through crack
貫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縫。
2.1.15 絕熱溫升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混凝土澆筑體處于絕熱狀態,內部某一時刻溫升值。
2.1.16 膠漿量 binder paste content
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漿體量占混凝土總量之比。
5 混凝土施工
5.2 施工技術準備
5.2.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提出施工階段的綜合抗裂措施,制定關鍵部位的施工作業指導書。
5.2.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鋼筋工程、預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
5.2.3 施工現場設施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按時完成,場區內道路應豎直平坦,必要時,應與市政、交管等部門協調,制定場外交通臨時疏導方案。
5.2.4 施工現場的供水、供電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當有斷電可能時,應有雙回路供電或資自備電源等措施。
5.2.5 大體積混凝土的供應能力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不宜低于單位時間所需量的1.2倍。
5.2.6 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設備,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全面的檢修和試運行,其性能和數量應滿足大體積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需要。
5.2.7 混凝土的測溫監控設備宜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配置和布設,標定調試應正常,保溫用材料應齊備,并應派專人負責測溫作業管理。
5.2.8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工人進行專業培訓,并應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同時應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5.3 模板工程
5.3.1 大體積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系統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驗算,同時還應結合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方法進行保溫構造設計。
5.3.2 模板和支架系統在安裝、使用和拆除過程中,必須采取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
5.3.3 后澆帶或跳倉法留置的豎向施工縫,宜用鋼板網、鐵絲網或小板條拼接支模,也可用快易收口網進行支擋;后澆帶的垂直支架系統宜于其他部位分開。
5.3.4 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滿足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0℃;當模板作為保溫養護措施的一部分時,其拆模時間應根據本規范規定的溫控要求確定。
5.3.5 大體積混凝土宜適當延遲拆模時間,拆模后,應采取預防寒流襲擊、突然降溫和劇烈干燥等措施。
5.4 混凝土澆筑
5.4.1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混凝土澆筑層厚度應根據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整體連續澆筑時宜為300~500mm.
2 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或推移式連續澆筑,應縮短間歇時間,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層間長的間歇時間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炷恋某跄龝r間應通過試驗確定。當層間間歇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
3 混凝土澆筑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亦可多點同時澆筑。
4 混凝土澆筑宜采用二次振搗工藝
5.4.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層間歇澆筑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應清楚表面的浮漿、松動的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
2 在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用清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并應充分潤濕,但不得有積水;
3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并應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5.4.3 大體積混凝土底板與側墻相連接的施工縫,當有防水要求時,應采取鋼板止水帶處理措施。
5.4.4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等移位和變形的措施,并應及時清楚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5.4.5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
5.5 混凝土養護
5.5.1 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養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護,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專人負責保溫養護工作,并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操作,同時應做好測試記錄;
2 保溫養護的持續時間不得少于14d,并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護劑涂層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3 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當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大溫差小于20℃時,可全部拆除。
5.5.2 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宜立即進行噴霧養護工作。
5.5.3 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溫被等,可作為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時,可搭設擋風保溫棚或遮陽降溫棚。在保溫養護中,應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和降溫速率進行現場監測,當實測結果不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時,應及時調整保溫養護措施。
5.5.4 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加強養護,其側模、底模的保溫構造應在支模設計時確定。
5.5.5 大體積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結構應及時回填土;地上結構應盡早進行裝飾,不宜長期暴露在自然環境中。
5.6 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施工
5.6.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遇炎熱、冬期、大風或雨雪天氣時,必須采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的技術措施。
5.6.2 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遮蓋、灑水、拌冰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以下?;炷翝仓螅瑧皶r進行保濕保溫養護;條件許可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
5.6.3 冬期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熱水拌合、加熱骨科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低于530℃。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保溫保濕養護。
5.6.4 大風天氣澆筑混凝土時,在作業面應采取擋風措施,并應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壓次數,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
5.6.5 雨雪天不宜露天澆筑混凝土,當需施工時,應采取確?;炷临|量的措施。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氣時,應及時在結構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中止混凝土澆筑;對已澆筑還未硬化的混凝土應立即進行覆蓋,嚴禁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的混凝土。
6 溫控施工的現場監測
6.0.1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境溫度的測試,在混凝土澆筑后,每晝夜不應少于4次;入模溫度的測量,每臺班不應少于2次。
6.0.2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內監測點的布置,應真實地反映出混凝土澆筑體內高溫升、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境溫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 監測點的布置范圍應以所選混凝土澆筑體平面圖對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試區,在測試區內監測點按平面圖分層布置。
2 在測試區內,監測點的位置與數量可根據混凝土澆筑體內溫度場的分布情況及溫控的要求確定;
3 在每條測試軸線上,監測點位不宜少于4處,應根據結構的幾何尺寸布置;
4 沿混凝土澆筑體厚度方向,必須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溫度測點,其余測點宜按測點間距不大于600mm布置;
5 保溫養護效果及環境溫度監測點數量應根據具體需要確定;
6 混凝土澆筑體的外表溫度,宜為混凝土外表以內50mm處的溫度。
7 混凝土澆筑體底面的溫度,宜為混凝土澆筑體底面上50mm的溫度。
6.0.3 測溫元件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測溫元件的測溫誤差不應大于0.3 (25 環境下);
2 測試范圍應為-30 ~150℃;
3 絕緣電阻應大于500MΩ;
6.0.4 溫度測試元件的安裝及保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測試元件安裝前,必須在水下1m處經過浸泡24h不損壞;
2 測試元件接頭安裝位置應準確,固定應牢固,并應與結構鋼筋及固定架金屬體絕熱。
3 測試元件的引出線宜集中布置,并應加以保護;
4 測試元件周圍應進行保護,混凝土澆注過程中,下料時不得直接沖擊測試測溫元件及其引出線;振搗時,振搗器不得觸及測溫元件及引出線。
6.0.5 測試過程中宜及時描繪出各點的溫度變化曲線和斷面的溫度分布曲線。
6.0.6 發現溫控數值異常應及時報警,并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TD-12混凝土無線測溫儀/大體積混凝土測溫儀

應用領域
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箱梁養護測溫
公路、鐵路建筑施工中橋梁及橋墩澆筑時的溫度監測
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低基承臺、框架澆筑時的溫度監控
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大壩壩體溫度監控等
符合標準
GB50496-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GB/T51028-2014《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測控技術規范》



關鍵詞
無線測溫儀/大體積混凝土測溫儀/無線多點測溫儀/大體積測溫儀/無線傳輸式測溫系統/無線傳輸式測溫儀/測溫儀/混凝土測溫儀
[ 打印 ] [ 返回頂部 ]
[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