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端懿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SF6氣體定量泄露報警系統-SF6紅外雙波定量檢漏儀 |

聯系電話
![]() |
上海端懿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SF6氣體定量泄露報警系統-SF6紅外雙波定量檢漏儀 |
聯系電話
2015-5-5 閱讀(1041)
2014年,隨著光伏政策陸續出臺和實施,中國光伏業受到了關注。全年光伏裝機超過10GW,成為zui大的光伏市場。在此拉動下,我國光伏產業和多晶硅產業繼續回暖,企業漸漸走出“寒冬"。其中,多晶硅產量達到13萬噸,占總產量的40%。
*,助力光伏產業發展,推動光伏應用普及。在光伏產業中,80%以上的是晶體硅光伏電池,多晶硅是其zui基本的原料。自2007年起,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已躍居世界*。然而,由于國內多晶硅發展滯后,我國光伏產業一直處于“議價能力低"、“抗風險能力低"的尷尬局面。在下游的拉動下,我國多晶硅產業快速發展,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產能產量從幾百噸規模迅速發展至上萬噸規模。到2011年,我國多晶硅產能已經超過15萬噸、產量達到8萬噸,成為zui大的多晶硅供應國,*解決了國內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的格局。這使得我國光伏產業原材料的自給率從幾乎為零提高至50%以上,為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隨著國內多晶硅產量的增長,多晶硅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逐漸改變,結束了“擁硅為王"的時代。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從zui高點的近 4000元/公斤硅一直下降到zui低點的200元/公斤硅以內,擠掉了光伏產業鏈上的泡沫,使得產業鏈更加協調、均衡、可持續地發展,也使得光伏提供成本和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速度超過了原有的預期。這種趨勢無疑將加快光伏產品的普及。
第二,困境中艱難發展,挫折中走向成熟。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爆發式發展也為“產能過剩"埋下了隱患。自2011年以來,隨著歐洲各國削減光伏補貼,歐美光伏市場環境惡化,太陽能企業大量倒閉停產,多晶硅價格繼續走低,一度跌至120元/公斤硅以內。國內多晶硅由于剛剛起步,產能利用率低,成本遠高于國外老牌企業,因此更是深受打擊。很多企業虧損嚴重,大量企業被迫減產、停產、破產。
然而,隨著大部分高成本、老舊供應線的關停淘汰,以及部分中小多晶硅企業的破產,國內多晶硅產業結構得以迅速調整。國內多晶硅供應企業的技術迅速提升,打破了多晶硅產業的格局。
在光伏產業和市場回暖的環境下,國內多晶硅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實現了扭虧為盈,基本滿產。其中,江蘇中能硅業以年產量6.5萬噸/年的規模成為zui大的多晶硅供應企業。在產多晶硅企業的平均成本和能耗同“十一五"時期相比,已經下降了一半以上,優勢企業已經具備了與先進企業競爭的實力。
第三,貿易爭端中要平衡產業鏈整體利益。2012年,受太陽能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影響,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先后做出了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進行“雙反"的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光伏產業造成了極大制約。同時,國外多晶硅企業依靠其企業集團優勢和國家補貼優勢,對中國多晶硅低價傾銷。“兩頭擠壓"使得中國光伏產業鏈“叫苦連連"。
多晶硅行業一直在自身利益與下游產業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2012年7月,商務部發布第 40號和第41號文件,決定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立案調查。多晶硅“雙反"的出臺,是在眼前局部利益與長遠整體利益間做出的艱難抉擇。政策的出臺,一方面既要維護公平貿易,尤其是我國光伏產業正處于與歐美糾紛不斷的敏感時期,通過多晶硅“雙反"能釋放出我國維護光伏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體利益。實際上,在“雙反"出臺后,國內多晶硅價格仍然維持在較為合理的價格區間內,國外多晶硅通過加工貿易等方式使得進口量未降反升。在此期間,積極提升自身競爭能力仍是我國多晶硅企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