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部門抽查上海食品用不銹鋼制品不合格達10%
近期,上海市組織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食品用不銹鋼制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產品100批次,經檢驗,10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1批次的標識和鉻、鎳遷移量超標;2批次的鉻遷移量超標;7批次的標識不合格。
在此次抽查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重金屬超標現象仍然存在。為使不銹鋼具有堅固耐用、化學性質穩定、較為耐酸耐堿耐腐蝕等特點,不銹鋼生產過程中必須添加鎳、鉻等重金屬元素,另外受工藝條件限制,鉛、鎘、砷等元素也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以雜質形式引入。
國標中,對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鉛、鉻、鎳、鎘和砷在4%乙酸中的溶出量有嚴格的限制。
鉻、鎳析出量超標的不銹鋼制品與食物接觸,特別是酸性的食物長時間接觸,可能導致重金屬元素遷移至食物中,被人體攝入后,這些元素會慢慢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而像世紀聯華超市內售賣的圓盤,聯家超市中售賣的湯勺等產品都分別有鉻、鎳超標的現象。
另外,本次抽查有7個批次產品標識質量不合格,存在標注信息不全或者不規范。
標識不合格主要是未標注“食品接觸用”以及未標注所選用的不銹鋼類型。標注不規范會令使用者無法全面了解產品信息,對購買和使用有一定誤導。
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應該先看外包裝,注意產品是否有標注直行標準。
另外,要注意看產品或小包裝上是否標識 “食品接觸用”和“不銹鋼類型”等信息。不要選擇標有“不銹鋼”、“不銹鋼”等標注信息含糊不清的產品。來源:看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