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部新制定農殘標準,嚴格把關菜籃子安全
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也涉及到動植物健康和環境安全,因此,世界各國對此都高度重視。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結構完善、機制合理、運行有序、成效顯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新世紀各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2月8日從中國農業部獲悉,農業部印發《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旨在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新制定農殘標準1000項
實施《加快完善中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新制定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編制《 加快完善中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2017-2020年)》,新制修訂獸藥殘留標準100項。
出臺《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的意見》,建立工作規范,指導各地農業部門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力度。開展春、秋兩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推動建立種子、農藥、獸藥質量追溯體系。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工作,完善合格證管理辦法,加強與市場準入銜接。
嚴查違禁藥物
在發布的通知中,中國農業部2017年專項整治工作主要從種植業、畜牧獸醫、漁業三方面入手。
其中,種植業重點治理高毒限用農藥違規使用和禁用農藥隱性添加等問題;畜牧獸醫上繼續實施生鮮乳專項整治,依法打擊使用“瘦肉精”和禁用獸用抗菌藥等;漁業上重點治理鱖魚等重點品種上違法使用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藥物問題強化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專項整治。
加強管理,修訂相關文件及管理辦法
加強檢測體系建設管理。
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建設和驗收進度,督促落實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及5個配套文件,推進檢測機構考核和資質認定。加強農業質檢機構運行管理督導檢查,實現飛行檢查常態化。推進市、縣級農業、畜牧獸醫、漁業部門檢測機構整合。組織開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
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
積極推進《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農藥管理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修訂進程,建立與《食品安全法》相銜接的制度機制。修訂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研究制定農業標準化生產評價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公民重要的安全之一,不亞于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逐步成為“五大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完善農業農藥使用的規范,標準越來越嚴格,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這樣的法律法規的執行。當然也需要更多有責任擔當的標準品檢測物質的廠商,研發生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標準品。只有政策嚴格實施、檢測的規范,標準品商不斷研發,為檢測機構提供更多標準品,彌補商品質量安全空白區域,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