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有道 ——那些年你可能忽略的細節
l 人體工程設計,有效防止RSI(手部重復性肌肉勞損);
l 可整只高溫高壓滅菌;
l 易拆卸和清潔等。
其實這些方面非常重要,卻遠遠不夠的。不信?來看看你是否也有這些疑問?
1 如何對付特殊液體?
特殊液體是相對于水來說的,密度,黏度,表面張力等和水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于特殊液體的移取就需要輔助的移液技術。
① 反向移液 和正向移液不同,吸液時按鈕壓到二檔,排液時只壓到一檔,對于移取粘稠或者揮發性很強的液體時,可有效補償因為掛壁或者滴漏引起的誤差。
② 預潤洗 預潤洗或者預潤濕的目的就是在吸頭內壁形成一層液體薄膜,可有效防止液體掛壁殘留,此方法可以和反向移液結合使用。
③ 密度調節功能 移液器出廠前顯示窗口讀數為“0”,適用于與水性質類似的液體移液;密度調節功能只適用于已測試的溶液,也就是說一旦密度調節功能啟動,這把移液器就只能移取這種或者性質類似的液體;對于一種特定的液體,不同量程的移液器調節的位置也不同,即使同一把移液器,在不同量程使用時,調節的位置都是不同的。
當然具體在實驗室使用時還有很多小竅門,比如移取甘油時可以將吸頭嘴部減掉一段,移液效果就會好很多;移取易揮發的液體,容易滴漏,可以在移取之前將吸頭在酒精燈上稍微灼燒,嘴部變小防止滴漏。對于氣體活塞式原理的移液器具有一些天然的劣勢,可以用外置活塞式取液器做補充。
2 如何正確維護移液器保證其準確性、安全性和延長使用壽命?
除了學會正確使用移液器,維護移液器同樣非常重要。
① 清潔 在移液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污染。如果是外殼污染,用清洗劑或者醇類擦拭,zui后用純凈水擦拭晾干即可;對于因操作失誤引起的倒吸,液體進入移液器內,首先垂直拆卸,同樣清洗后晾干即可,處理要及時,防止液體進入活塞或者彈簧。
② 消毒 因為實驗要求的無菌操作,必須要求移液器滅菌處理,簡單的辦法是用75%的酒精擦拭就可以達到目的,并且可以在實驗前放于紫外燈下照射消毒。對于更嚴格的操作,可能要移液器高溫高壓滅菌,濕熱滅菌后一定要晾干,還要注意觀察活塞上的硅脂是否均勻。
③ 去除核酸污染 對于外源核酸敏感的實驗,常常要對移液器做去除DNA處理,
方法如下:
清洗液:10×儲存液的配置:
30.6g NaCl
39.2g Glycine
523ml H2O
加1N HCl至1000ml
處理方法:
10×儲存液稀釋成1倍緩沖液,將移液器下半段拆卸下來的各部分,在95℃下浸泡30min ;用蒸餾水將各部分沖洗干凈;在60℃下烘干處理或者*晾干; 移液器*冷卻后組裝。可見,移液器的化學耐受性也是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另外,組裝移液器時大家會有體會,有些移液器零件過多,組裝時容易出現遺漏和錯裝;有些移液器拆卸時需要特殊的工具,清潔維護的條件較為受限;而有些移液器既不需要額外的工具也無需組裝過多的零件,維護保養起來非常方便。
3 如何判斷移液器是否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判斷移液器的狀態都是出了問題后發現的,比如出現漏氣,倒吸,或者吸不動,打不凈;亦或是發現移取1ml液體時明顯不夠才發現移液器有問題,所以平時除了對移液器保養之外,自己動手做校正也很重要。方法就是稱重檢測,需要萬分之一天平、十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天平及防蒸發裝置,參照ISO8655的要求進行。如果大家感興趣,下一次我們可以具體談談移液器校準的話題。當然對于精度要求更高的用戶,不要忘了求助專業和有資質的檢定機構。
現在一個大大的福利被你逮到了,賽多利斯的mLine移液器符合以上所有要求,而且正在進行力度的雙11活動:mLine單道移液器1980元買一贈一,活動僅剩下4天,*1111套,錯過今年不知何年!——>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