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發電機的發動機結構的進化
閱讀:377 發布時間:2015-9-2
汽油發電機的發動機結構的進化
在發動機設計當中,進排氣與燃燒室是關鍵,隨著發展經歷如下演變
●側置氣門(SV):進、排氣門在進排氣管的位置上,通過頂桿來驅動,這是zui古老的設計。因為壓縮比低,進、排氣不通暢,故效率較低。
●頂置氣門(OHV):進、排氣門在燃燒室的頂部位置上,通過頂桿、搖臂來驅動,壓縮比可以做的較高,進、排氣通暢,一般可比SV發動機效率提高20%左右。
●頂置凸輪軸(OHC):在OHV發動機的基礎上將凸輪軸從曲軸箱移到氣門上方,用搖臂、正時皮帶驅動,大幅度的降低了配氣系統的質量與慣性,效率更進一步提高,操作更靈敏。
●雙頂置凸輪軸(DOHC):在OHC發動機的基礎上用二個凸輪軸分別控制進=排氣門,省去了搖臂,操作更靈敏,是目前發動機zui的結構、常應用于賽車發動機上,通用發動機上尚未采用
相關閱讀:
上海發電機*:小型汽油發電機,大型汽油發電機,小型柴油發電機,靜音柴油發電機,靜音汽油發電機,數碼變頻發電機,上海發電機,汽油發電焊機,柴油發電焊機,汽油水泵,柴油水泵,發電電焊兩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