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電機定子線圈的溫度問題
空氣和氫氣表面冷卻的發電機(內冷發電機除外〕,定子線圈溫度用什么方法測量和如何正確規定它的zui高允許值,對發電機正常運行,出力鑒定和絕緣壽命關系很大。特別是上海發電機提高山力運行后,這更成為重要問題之一了。
過去幾十年許多文獻資料都認為,槽內上下層線棒之間是個溫區.,線棒間絕緣外表面處檢溫計測得的溫度就是絕緣層內銅線的溫度。迄今為止生產的全部發電機,定子線圈的測溫元件都理在上下層線棒間。可是,根據理論分析和直接在定子線圈銅導線上實測溫度的 結果表明,上下層線棒間不是等溫區,絕緣外表面放檢溫計處的溫度比絕緣內鋼線的溫度低,這里存在著絕緣溫降。另外,檢溫計的指示值,還受它的兩個側面是否被冷卻氣體吹拂,主絕緣是否分層脫殼和檢溫計的長度、寬度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難于知道準確的 數量,各臺發電機的影響程度又不相同.。所以經常發現,同型號、同容漁的發電機,檢溫計指示值有差別,多的可達20度,甚至更多。
過去一般都認為,發電機線圈的zui熱點在槽內沿軸向長度的中部。檢溫計大都埋在這里(個別型號的發電機有例外),都不測量端部線圈的溫度。當發電機在額定出力及以下正常運行時,這基本上是正確的。可是,有的發電機在正常運行時,特別是提高出力運行時, 曾經發現端部線圈某些部位的溫度比槽中部的溫度高,zui熱點已經轉移到端部了。
由于上述兩個原因,發電機提高出力運行后已發現,現有檢溫計測得的溫度值不是zui熱點的溫度值,往往偏低很多,不能單純依靠它作為發電機提高出力的依據。并且,曾經不止一次地發生過少數發電機由于定子過負荷引起定子線圈絕緣加速老化、過熱、燒損線圈 和鐵芯,以及端部線圈過熱著火等事故。因此,有必要對定子線圈的測溫方法和它的zui高允許值進行新的補充試驗研究和計算分析。
近十幾年,許多電廠正在采用運行中帶電測且發電機定子線圈銅線(包括線圈接頭和端部連接線)的平均溫度,但不是銅線的zui高溫度。銅線zui高溫度與平均溫度的差值,與發電機的軸向長度,通風系統結構,端部線圈型式,槽部線圈與端部線圈的長度比值等因素有 關,不同型號,不同容量的發電機互相不同。同一臺氫冷發電機,這差值還與級壓有關。為了正確、合理地決定發電機的出力,需要側量銅線zui熱點的局部沮度,其zui高允許值不得過絕材料的zui高允許值。近年,一些單位已經開始在幾臺發電機上直接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