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無損檢測在大型鑄件上的應用
前言:
大型鑄件通常采用地坑式砂型鑄造方法成型鑄造成型并完成熱處理、粗加工后,進行超聲波無損檢測(UT),對鑄件內部的質量進行檢測。
但UT檢測合格的大型鑄件在使用過程中仍有3%開裂失效。在接觸過的案例當中,鑄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在質保期以內)開裂,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對生產廠商和設備制造商造成一定損失。
問題分析:
大型鑄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內開裂,以輪帶為例,無論是開裂的位置,還是裂紋的走向都很相似,同時不論是國內項目還是國外項目,輪帶都至少經過三位或以上的UT檢測師檢測,檢測的結果都是合格的。裂紋走向示意圖見圖1。
檢測合格的輪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開裂屬于小概率事件,但經過仔細分析,均是由以下兩點原因造成(見圖2)。
(1)合格輪帶都會存在內部缺陷,此缺陷是屬于UT檢測標準范圍內允許存在的。即每一條鑄造合格的輪帶都會存在成為潛在裂紋源頭的缺陷,通常此缺陷存在于輪帶的近表面100mm以內。
(2)疲勞接觸應力對輪帶的開裂起到催化促進作用,促進潛在裂紋的形成以及延展。這兩點原因哪個是主要,哪個是次要,還是同時存在共同作用,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在對案例進行現場檢測以及對缺陷區域進行清理的過程中發現,在輪帶表面開裂裂紋下100mm以內的深度,都存在夾渣缺陷,同時檢測窯的滑移量,都是在設計范圍以內的,因此檢測合格輪帶小概率開裂的主要原因是,近表面存在不超標的潛在缺陷,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循環疲勞接觸應力的作用,導致缺陷失穩開裂,向內外兩側同時擴展。
解決方案:
通過三起案例中收集到的輪帶運轉數據,以及修復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判定是由于近表層的不超標缺陷失穩導致輪帶開裂。
通過這些案例說明,大型鑄件的使用安全可靠性不是簡單地依據質檢報告判定的,需要通過鑄造工藝、材料力學以及質檢探傷三位一體地進行綜合 控制和評估,是一個系統問題。
但是對于大型鑄件的內部質量,使用UT檢測時不能僅對鑄件是否合格進行評判,更重要的是要對工作區域進行二次檢測。對于鑄件質量控制的工作步驟如下:
(1)嚴格控制造型工藝大型鑄件的內部質量,從它的造型開始就已經決定,因此對于鑄造廠家的造型工藝一定要進行評審,冒口布置的合理與否、內澆道布置能否保證鋼液充型順暢、冷鐵擺放位置是否合理、排氣孔數量是否足夠、澆注溫度是否合適、冒口保溫措施是否到位等等一系列問題都要注意。
(2)進行二次掃描和評估 根據鑄件的實際使用工作面,分區域使用不同 靈敏度進行UT檢測,不使用單一靈敏度進行檢測。
評估結果是大于等于的,小概率事件可以避免;評估結果是小于的,將結果通知分交廠家,告知潛在 風險,雙方留下備忘錄,有備無患。
結語
(1)按超聲波無損檢測(UT)標準檢測合格的大型鑄件,在正常使用壽命內仍會有小概率開裂問題發生。
(2)為避免小概率事件發生,在UT檢測判定合格的基礎上,使用不同靈敏度對鑄件的工作區域100mm內進行二次檢測,對潛在不超標的缺陷進行二次評估,以避免大型鑄件小概率開裂問題的發生。
(責任編輯:金巖科技)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作者:金巖科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