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EZ4HD顯微鏡的用途
顯微鏡是一種利用光學原理進行微觀觀察的光學儀器,通過選用不同的顯微鏡可以實現對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體的觀察、檢驗,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細菌學、藥物化學、巖礦檢驗、工廠檢驗、學校實驗、研究等等。根據顯微鏡的功能用途可以分為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等。
顯微鏡主要適合電子、冶、化工和儀器儀表行業用于觀察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體,即要透射光反射光照明的的物體,如、集成塊、印刷電路板.液晶板、薄膜、纖維、紡織、鍍涂層以及其它非屬材料,正置相顯微鏡也適合醫藥、農林、*、學校、科研部門作觀察分析用。
我們現在的顯微鏡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
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的開普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遂紛紛從事顯微鏡的、推廣和改進。
17世紀中葉,英的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胡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的貢獻。1665年前后,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臺。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為現代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間,列文胡克制成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其中九臺保存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顯微鏡,在動、植物機體微觀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19世紀,高質量消色差浸液物鏡的出現,使顯微鏡觀察微細結構的能力大為提高。1827年阿米奇*個采用了浸液物鏡。19世紀70年代,德人阿貝奠定了顯微鏡成像的古典理論基礎。這些都促進了顯微鏡和顯微觀察技術的迅速發展,并為19世紀后半葉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內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發現細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顯微鏡本身結構發展的同時,顯微觀察技術也在不斷創新:1850年出現了偏光顯微術;1893年出現了干涉顯微術;1935年荷蘭物理學家澤爾尼克創造了相襯顯微術,他為此在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全主要的顯微鏡廠家主要有:奧林巴斯、蔡司、徠卡、尼康。顯微鏡是一種利用光學原理進行微觀觀察的光學儀器,通過選用不同的顯微鏡可以實現對透
明、半透明、不透明物體的觀察、檢驗,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細菌學、藥物化學、巖礦檢驗、工廠檢驗、學校實驗、研究等等。根據顯微鏡的功能用途可以分為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等。
顯微鏡的幾種觀察方式:
一.明場顯微鏡
二.暗場顯微鏡
三.相差顯微鏡
四.微分干涉稱鏡檢術
五 .偏光顯微鏡
六. 浮雕相襯顯微鏡
七:熒光顯微鏡
徠卡EZ4HD顯微鏡解釋:
leica EZ4 體視顯微鏡 |

徠卡EZ4體視顯微鏡 1、LEICA E系列高性能變倍體視顯微鏡是一種成正像的顯微鏡; 2、具有徠卡典型的優良圖像品質,連續變倍比為4.4:1,工作距離為100mm; 3、使用高眼點廣視角目鏡(10X/22mm),不管是否戴眼鏡都可提供佳 觀察條件; 4、光源采用多角度LED透反兩用照明,超長使用壽命(不低于25000小時), 高色溫(6500°K),不發熱,沒有紫外線和紅外線輻射,60分鐘自動關 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色溫保持不變; 5、徠卡典型的機械精度,可輕松調焦距,結構穩定可靠,其功能幾十年無需 維護; 6、EZ4D型具有與顯微鏡融為一體的300萬像素數碼攝像系統,含2G士頓SD 卡,可以直接拍照; 7、USB2.0和復合視頻輸出接口,可接電腦、投影儀、打印機、監視器等外部 設備; 8、高清HDMI視頻輸出接口可直接連接高清數字電視; 9、贈送LEICA原廠顯微鏡圖像軟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