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錦樂路
郵編:200431
聯系人:王小姐
電話:021-56640936
傳真:021-33250231
手機:13122441390 15900755943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shifengsj.com
網址:www.shfeng-edu.com
商鋪:http://www.zjmenchuan.com/st236594/
郵編:200431
聯系人:王小姐
電話:021-56640936
傳真:021-33250231
手機:13122441390 15900755943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shifengsj.com
網址:www.shfeng-edu.com
商鋪:http://www.zjmenchuan.com/st236594/
公司動態
化學所在仿生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點擊次數:1712 發布時間:2012-7-9
仿生材料是指模仿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體的特點或特性而開發的材料。對天然生物材料的結構、性能和生長機理的分析與復制,是當今材料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受貽貝和荷葉的啟發,將海洋附著生物的強粘附特性與荷葉表面微納多級結構結合,發展了一種利用具有貽貝粘附蛋白仿生結構的多巴胺修飾微粒表面,進而找到微納多級結構超疏水顆粒的通用制備方法。此種方法操作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可大規模制備。該方法可對直徑從幾百納米到幾微米,從親水到疏水的多種顆粒改性;也可將不同組成和尺寸的微粒在“一鍋”中改性得到超疏水顆粒。
應用這種普適性方法修飾具有不同功能的微粒,可賦予功能顆粒超疏水特性,拓展材料的功能與應用。例如,通過這種方法制備的磁性超疏水超親油顆粒,能實現油水分離并在磁場控制下對油相進行輸運。同時,研究還發現所包覆的油相能在水下自發形成珠滴并穩定存在幾個月以上,這種新型水下珠滴在微反應器和傳感器方面有潛在的應用。
相關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2012, 134, 9879–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