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鐵路橋梁水下墩臺樁基檢測技術
閱讀:233 發布時間:2023-6-8橋梁水下基礎是橋梁的重要結構之一,它不僅承受著橋梁的恒載和活載,還將它傳遞給地基。因此,它作為橋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橋梁帶來重大安全隱患,甚至危及橋梁的承載能力或導致橋梁坍塌。
潛水檢測作業方法。
檢測時,由潛水員手持帶照明設備的水下攝像器材下潛作業,攜帶小塊磁鐵、鏟刀、鋼尺、引水定位砣繩及探照燈,并配合實時監控錄像系統來獲取水下結構物的影像資料,潛水員與水面監控人員實時通訊聯系,以保證檢查攝錄影像的質量和結構物缺陷的各個細節及遇到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① 檢測范圍:墩臺水面線至河床位置。
② 移動路線:從水面線起,按潛水員距離基礎60 cm內的俯仰視角范圍(約1.5m),大致等分為若干個此深度范圍的區域,在每個深度區域內,潛水員360度檢查并拍攝該深度區域的基礎表面,從而完整的反映結構物在水下的病害情況。
③ 病害定位:如在某一位置發現病害后,由潛水員根據深度表或攜帶的標尺,判斷病害所在的深度,并在該位置釋放浮標,水面人員根據預定坐標和水流影響,大致判定浮標相對基礎所在方向,并結合深度來確定病害具體位置,在立柱水位線上對應位置進行標識,在記錄紙上記錄病害發生的樁號、高度、徑向位置、錄像文件編號并繪制病害方位示意圖。
④截圖和錄像:對無病害的樁截圖2-3張;對有害的基礎除進行正常截圖外,病害部位應從不同角度進行截圖,圖片能夠全反映病害的類型及病害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