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其實是一種具有資源化屬性的城市固體廢棄物,它經過資源化處置,可作為原材料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去,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節約占地,而且還可以替代部分工程建設材料,節約建設資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然而公開數據表明,我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0%,遠低于德國和日本的90%、英國的80%、美國的70%。
早在2013年,國務院轉發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將“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但當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
一是緣于人們的觀念問題。由于認識不足,對于建筑垃圾的再生產品,國內消費者往往會產生抵觸情緒,主管部門領導甚至沒有想過資源化利用的可能性。
二是相關政策法規缺失。我國現行與建筑垃圾處理相關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主要關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其對市容市貌帶來的影響,沒有涉及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等問題。這些政策法規缺乏整體性,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無法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法規的支持和保障。
三是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專管機構。各地*監管處于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市政市容、城市管理等多頭管理,無人監管現象嚴重,在不少地區甚至淪為了非法牟利的手段。
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的清理方式不同,然而目前所預留的建筑垃圾堆放點還不足以滿足現實的需求,加上運輸運營成本太高,絕大部分建筑垃圾都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接堆放或填埋在公共土地資源上。造成了揚塵、土壤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城鎮化發展數量越來越大,短命建筑也越來越多,而其浪費的程度也是非常驚人。據《建筑拆除管理政策研究》報告統計,大拆大建下,中國每年過早拆除將增加建筑垃圾約4億噸,約占我國年產垃圾總量的40%,同時為我國每年增加約10%的碳排放量。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我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已經有了有效的研究,在基礎回填以及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也有了實驗應用,基本上趨于成熟的建筑垃圾再生磚技術下生產出的產品已經在大量的工程中得到應用,幾年間的使用結果證明,效果良好。國家政策正在大力扶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將成為今后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主要資源,建筑垃圾處理和利用涉及到很多行業的各個環節,整個建筑垃圾產業鏈將會為參與其中的單位或者個人帶來巨大的效益。
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要真正做到建筑垃圾變廢為寶,使城市垃圾變為一座可持續挖掘的“礦山”,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要充分認識到,建筑垃圾并非真正的“垃圾”,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通過技術手段我們對不同成分、不同結構的建筑垃圾進行篩選分類、資源重組、結構再造,實現資源化利用。
二、*設立專項資金,對地方和企業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進行資金補助,建立引導基金,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與技術創新。
三、試點和推廣綠色建材,讓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研發、設計,同時制定、落實一系列支持和鼓勵新型節能環保建材若干政策措施。讓建筑垃圾在中國走上資源化、生態化、低碳化、規模化的健康道路,實現真正的循環經濟、真正的變廢為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