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環保廳的會議室,輕點鼠標,100多公里外企業廠區的實時圖像立即顯現眼前。實時的數據信息,讓水質、大氣、噪聲及污染物排放情況一目了然。
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控系統(簡稱“1831”系統)的功能不只如此。這一系統覆蓋了江蘇10.26萬平方公里,實現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空氣環境自動監測等信息實時交換功能,每天數據輸入量300多萬條,輸出100多萬條。截至2013年底,完成數據量1.39億條。
大數據撐起智慧環保,用更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為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奠定基礎。湖南環保廳研發啟用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平臺,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謝立說,該平臺全省聯網共建,逐步實現了評價工作網絡化、信息化。
目前,江蘇、湖南、廣東等地已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江蘇省環保廳法規處調研員龔志軍說,江蘇評價體系依據污染防治類指標、環境管理類指標、社會影響類指標等3類21項評價指標,對企業評價結果從高到低依次為綠色到黑色5個等級。
湖南省環境行為信用評價指標包括污染排放、環境守法、公眾監督和企業管理四大類共10項指標,評價結果分為環境誠信企業、環境合格企業、環境風險企業、環境不良企業等4個等級。2014年6月,湖南、江蘇先后公布2013年度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結果,湖南1512家參評企業中,環境誠信企業32家、環境不良企業103家;江蘇實際參評的921家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中,綠色等級企業144家、黑色11家。湖南積極支持環境誠信企業申請上市或再融資,并優先安排環保專項資金或其他資金補助等。2012年度的3家環境風險或不良企業被停止下撥環保專項資金。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