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州到武漢,再到靖江,兩個月內三起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暴露了我國飲用水安全隱患重重。中國飲用水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是標準太低,是自來水企業技術落后、沒有責任心,是地方*監管不到位,還是排污企業喪德?從源頭到,癥結究竟在哪兒,出現問題又該如何應急,現行供水體制存在哪些缺陷?
飲用水標準只管水的健康,但是怎么監管是另一回事,這是風險控制問題,目前國家做得不夠。6月5日,住建部發布消息稱,住建部和環保部辦公廳近日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專項檢查,強化風險管理,加強能力建設,加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防控污染保障飲水安全工作,尤其是環保部門要督促地方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環境風險預警工作,強化水源保護區內管線穿越、交通運輸等風險源的風險管理。住建部表示,近年來,全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發生多起水污染事件,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事件影響范圍廣、群眾反映強烈,也凸顯了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防范水污染等環節的薄弱。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在6月4日國新辦的發布會上表示,涉及飲水安全的水環境突發事件數量依然不少。這幾年每年都有十幾起,今年前5個月又發生了5起。李干杰表示,環保部下一步將抓緊制定出臺《水十條》,打好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戰役。
通知指出,省級住房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要聯合組織轄區內各市立即開展對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原水輸送、凈水和配水全系統防范水污染專項排查和整治工作,*檢查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及供水設施質量狀況,特別是檢查管線等埋地設施的完好情況及供水設施的巡檢、運行維護、更新改造等制度的建設與落實情況。通知要求,省級住房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要聯合開展轄區內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周邊污染風險評估,篩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風險因素,明確污染風險物質、類別和等級。
環境保護部門督促地方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環境風險預警工作,強化水源保護區內管線穿越、交通運輸等風險源的風險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指導供水企業加強對已經發現和存在風險的工業污染物質的檢測,根據環境污染風險等級,增加對水源地原水、出廠水、管網水的日常檢測項目和頻率,盡快有建立相關水質檢測制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