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青島清永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掘金農村給排水市場 產業*布局分羹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未來工作的重點。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環保部*發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環保政策文件,為農村水務市場的拓展奠定基礎。2014年政策持續加碼,水利部表示,2014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將保持較多增加,水利部將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項目。
住建部日前發布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013年第四季度建設和運行情況的通報,截至2013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513座,651個設市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占設市城市總數的99.1%。尚有位于黑龍江和西藏的6個城市未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農村和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再成業界關注焦點。
隨著農村生產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加速,農村給排水市場日漸成為環保領域又一新的“掘金地”。如何面對千億的潛在市場,如何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答案是,農村給排水進入良性循環需要頂層設計。
農村給排水頂層設計的核心是厘清各利益關聯方的交易結構,考慮他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以及責任和利益的均衡,包括中央、省、市、縣、鎮多級*、村委會、村民和運營服務商等多方面關系。很多地方*在建設農村污水處理項目時,只考慮了前期建設費用和設備,并沒有考慮后期的運行費用,導致多數污水處理設施出現“投產即停產”的局面。農村給排水不是簡單的技術和工程問題,而是需要細化和優化現有的政策體系,厘清各方面關系,這樣技術才能有體制的依托。
作為污水處理的又一個“藍海”,農村水處理市場發展前景可觀。目前全國約有60萬個行政村,按照其中1/3的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每個行政村治理需要50萬元計算,則共需投入資金1000億元,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潛力巨大,提前布局的企業必然會優先受益。農村水務市場跑馬圈地的局勢已經開啟,許多水務企業也早已加入到布局行列中。
從企業對農村水處理市場的布局來看,技術、商業模式的選擇以及運營管理是企業普遍關注和投入的重點。相對于技術來講,目前,商業模式不清晰是企業進軍農村市場的主要瓶頸。為更好的分析行業動態,為行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知識和經驗。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