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青島清永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湖北:創新農田水利建管機制
湖北省以明晰工程產權為核心,以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為根本,以保證工程安全運行為前提,以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為重點,近年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管機制和模式。
一是堅持競爭立項,把“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從2010年開始對中央小農水重點縣實行競爭立項。2013年,湖北省還對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競爭立項過程實行電視直播。現場評分并公布成績,有效避免了人為因素和暗箱操作。
二是充分尊重民意。按照村級申報、鄉鎮統籌、縣級把關的原則,確定項目建設地點和建設內容;項目的選擇和建設內容通過村民議事會確定,做到農民的事情農民定,保障農民決定權。
三是規范項目建設管理。各縣在編制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時,組織設計單位、受益鄉鎮、村組及農民代表,現場測量、踏勘,確保具體建設內容和工程布置科學合理。在建立健全“法人負責、監理控制、施工保證、*監督”的質量控制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第三方檢測和群眾參與監督的作用,嚴把工程質量關。建立鄉鎮、村組及農民合作組織協調機制,負責組織農民投工投勞,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解決施工中遇到的拆遷、占地及民事糾紛等問題。湖北省廣泛推行農民義務監督員制度,聘請當地責任心強、威望高的農民對項目建設進度、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并在報賬環節明確了義務監督員簽字的條款。
創新政策機制:強化資金整合
一是強化資金整合。宜昌市夷陵區成立以區長為組長的涉農項目整合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源頭整合、規劃優先,區域整合、績效優先,流程整合、統籌優先,各計其功、創新優先”的原則,對資金總額500萬元、建設部門達到2個、建設區域涉及2個以上的鄉鎮、項目周期超過2年的涉農項目進行重點整合。近年來,年均整合農業、水利、國土、農發等資金3億元投入農田水利建設。
二是建立管護經費獎補激勵機制。省級財政每年從預算中安排3億元,省發改委從相關水利專項中調劑5000萬元,省水利廳從水利建設基金中安排5000萬元,對小農水建設管護好的地方實行“以獎代補”。武漢、襄陽等市級財政也專門安排了小農水建設管護“以獎代補”資金。
據湖北省初步統計,目前全省已經明晰工程產權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70余萬處,頒發產權證書近50萬個。夷陵區現有各類水利工程2萬余處,按照“依法依規、民辦公助、農民主體、建管結合、公益優先”的原則,積極探索以承包確權為核心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制度改革,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經營權承包到農戶。根據群眾意愿,對“五小水利”工程分類進行確權承包。對“一戶用、一家管”的,采取單戶承包,村委會與農戶簽訂管護合同,明確管理責任;對“多戶用、多人爭”的,實行受益戶產權共有制,采取受益農戶公開競標的辦法確定承包人,村委會與中標戶簽訂承包合同,中標戶再與受益農戶簽訂共建共管合同;對“有人用、無人管”的,采取協會共管制或者管理制,村委會與用水戶協會或的黨員、村民代表簽訂承包管理合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